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求諸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反求諸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論語.衛靈公》裡有一段話:「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意思是說君子為人處事,事事都要求自己能夠做到完美的地步,符合善良的德行,而那些沒有人格修養的人就不是這樣了,不論什麼事,總是嚴厲地要求別人,卻從不要求自己。這裡主要在說明君子和小人的差別所在,後來從這裡的語意衍生出「反求諸己」這個成語,是指從自己本身尋找原因,追究責任,做好自我反省及檢討改進的功夫。在《禮記.射義》中有提到關於射箭的禮儀:射箭的時候,必須先端正自己的姿勢,一切姿勢預備好之後才發射。如果沒有打中目標,也不可以埋怨技術勝於自己的人,應該反過來檢討自己,再加強改進。《孟子.離婁上》則是...
理性決策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後,當能選出最適合之方案,並且具有客觀的數據,能夠加以分析比較,不容易落入個人一時的衝動,最終達到完美之決定。 缺點過於一致的價值判斷在常理上不容易出現,人們難免會有出入,受限於現況的原因,知識、時間、資源等等都不易完全掌握,因此為能尋找到真正的全部方案,且決策者並非機器,即使排出了優先順序,也難能夠選擇最優先之選項,因此在理性邏輯的推理上面,此理論佔有相當大的意義,然而在實際運用上,卻有其一定的難處,無法實際進行。 關鍵字中文:理性決策模式英文:rational model 參考書目1吳清基(2001)。學校行政新論...
迷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幻想。為英語Myth的音譯。泛指對各種自然、超自然、文化現象起源的神聖或宗教性的敘事,是特定世界觀或文化價值的部分來源。如:「對古老中國完美的幻想,是千古以來文化的迷思。」
求全責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苛求。備,完備。求全責備指對人或事要求完美無缺。明.邵璨《香囊記》第一○齣:「老拙信口嘲來,不可求全責備,拚得罰酒了。」《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我們如今,也只好略跡原心,倘若求全責備起來,天底下那裡還有甚麼好人呢?」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方皆可受到厚待,可能這是他在黑白兩道都吃香的緣故了。……正史中的關羽並非如人們所崇拜的那個關公高大完美。乃是隨著歷史的發展,根據心理和社會需要不斷改造而成的一個來自於現實而又大大超現實的一個偶像。禚夢庵《三國人物論集》:建安二十四年十月,曹操與孫權都已親自出馬……為了戰一關羽,魏吳兩國幾乎動員了傾國人馬,上下費盡心機,則關羽之勇猛善戰可知了。這次戰役,關羽雖敗猶榮,但蜀漢克復中原的希望,也隨關羽俱逝了。……本來萬人之敵的猛將,很少不剛而自矜的,只要用之得當,剛猛正是優點。這種剛烈人物,古今中外,代不乏人。即以吾國而論,...
阿德勒學派治療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德勒學派治療法(Adler counseling)目錄1 理論原則2 人格的動力2.1 自卑的原則2.2 優越的原則3 諮商方法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理論原則此學派主要強調人是命運的主宰者,而並非犧牲者,並且強調人的自由抉擇、責任、生活目標、自我決定、生命的意義以及追求成功與完美等等之本能,另外也主張人的行為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而與佛洛伊德最大的不同即在於,阿德勒認為個人意識為人格的核心所在,並非佛洛依德認為的淺易識為人格的核心,因此阿德勒看重的是對於往事的解釋,並且這些詮釋對於日後的影響為何。(註1) 人格的動力...
修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習鍛鍊。如:「完美的技巧是靠個人長期修練而來的,絕非一蹴可幾。」
稍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程度或分量上極少的。[例]只要稍微再下一點工夫,這件作品就會更完美
情人眼裡出西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情愛所惑,對心愛或欣賞的人,覺得其無處不完美。《紅樓夢》第七十九回:「『只是這姑娘可好?你們大爺怎麼就中意了?』香菱笑道:『一則是天緣,二則是情人眼裡出西施。』」《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七回:「其實他沒有大不了的姿色,我看也不過『情人眼裡出西施』罷了。」
大音希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大最美的聲音是無聲之音。引申人為創作的音樂破壞了聲音的完美。《老子》第四一章:「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