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王之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王之渙是盛唐詩人,生卒年記載不詳,據考證,大約是西元688~742年。 簡介擅長描寫邊塞風光,曾任職主管文書簿記,後因誹謗辭職,十五年後,才又擔任補文安郡文安縣尉。王之渙,或作王之奐,字季淩,出身太原王家,是當時望族。常與王昌齡、高適、等詩人交流,故在當時就已經非常有名,可惜對他的記載相當稀少。 評價靳能在墓志銘中稱王之渙“孝聞于家,義聞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可謂對王之渙一生的完美概括。 著作《登鶴雀樓》《涼州詞》等,由於作品散失太多,能留下的著作極少。資料來源:網路
活動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知識,注重教學結果;活動課程則側重於學習的過程,注重學生的發現。無論是分科課程還是活動課程,都不是完美無缺的,分科課程的缺點可以在活動課程中獲得一定程度的克服,活動課程的優點正是分科課程所必須吸取的,反之亦然。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取長補短,或相當益彰之效。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活動課程英文關鍵字:activity curriculum 參考資料施良方著。課程理論,1999年初版,頁331-333,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完美品德的人,如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等。
集思廣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集思廣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軍師,他在教導屬下為官之道時說:「參與政事時,要結合眾人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如果怕得罪別人而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見,工作就會有所損失。能夠反覆討論而得出合適的結論,這過程就像丟掉不好的東西而尋得寶物一樣。雖然人常常不能暢所欲言,但像徐元直就不會如此,而董和也是這樣,參與政事七年,只要有不完美的地方,必定親自給予意見,來回十次都不厭煩。如果你們能有徐元直的十分之一,又有董和的勤勞,對國家盡心盡力,那我犯錯的機會也會少了許多。」後來,「集思廣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集結眾人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填海造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填平海水,變成陸地。如:「荷蘭人填海造地的技術,為『人定勝天』這句話做了完美的注解。」
法治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在十九世紀初的君主專制下,人民為了反對人治而提倡法治,認為國家一切必須完全依照法律而為,強調法律是完美的,人民無論如何都須要遵守法律,強調惡法亦法。而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德國納粹的經驗來看,國家在社會中仍然有可能戕害人民,以國家強制力對人民施以失當的做法,因而開始思考實質的法律意義,強調惡法非法。(註2) 參考書目註1: 許育典,《人權、民主與法治:當人民遇到憲法》,台北:元照。註2: 許育典,《憲法》,台北:元照。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
歸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家的路途。[例]他在國外渡完美好的假期後,才依依不捨的踏上歸途。
柏拉圖三分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節制為其德,意志乃以勇敢之得為效標,至於推理則是以智慧為宗旨,三者各發揮其所應發揮之功能,如此才屬完美無缺,不過顯然在價值層次上,三者有高下之分,其中欲性最低,應該接受最高理性層次的節制,屬於中層的意欲居次,但好比車夫之駕馬一般,不可讓馬支用任由奔馳,而位於上層的理性是最高主宰,頭部又是圓的,代表圓滿。柏氏又以礦物質之多寡來形容人,他說人的頭腦是金子做得,最少也最珍貴,再者就是身體為銀做得,做後則是腹部,乃是用鐵所做,最多卻也最廉價,量多質差。 結論相應於上述的心性三分說,柏拉圖也將社會組織成員分成三類。充滿欲性的人民...
村上春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演Anh Hung Tran執導電影版 趣聞 自稱寫小說,僅需要一個明確且具體的開場便有信心將其完美結束。也視眾多作品之間,相對題材的不同與發展方向,為自我寫作能力的淬煉。「就像是運動般,這個月鍛鍊右臂肌肉,下個月鍛鍊大腿肌肉...如此而已。」 爵士樂對村上春樹寫作風格的形塑有極大影響。「若沒有迷醉於音樂,我可能不會成為小說家。」 每日早晨四點起便進行寫作,至上午十點前終止當日的寫作工作。「我沒有一天不寫作。隨筆也好,翻譯也罷。總是要寫些什麼。」 將自我成為日本現代小說大家的原因總結於「天賦」。自認身體內有一股驅使他...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氣活力與無限生命力的特質。 校訓樂: 稱心適意,安於所習,順應所業。育: 有教無類,身教言教,成熟完美。親: 躬親實踐,自勉精進,克明峻德。仁: 胸懷博愛,視病猶親,服務人群。 教學單位護理系暨研究所護理助產研究所中西醫結合護理研究所醫護教育研究所健康事業管理系暨研究所資訊管理系暨研究所旅遊健康研究所長期照護研究所嬰幼兒保育系暨研究所運動保健系暨研究所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 校史1947年:臺灣省立臺北高級醫事職業學校成立,時為醫院的附屬學校,並以助產科為主,第一屆招生有34人,在1947年5月4日正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