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全人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holistic person)一詞就中文意義來解釋,是指完整的個人,是相對於半人或非人,但又與完美之人(complete man)不同。它正是透過批判半人或非人的過程,確立起全人的意義。就西文字義來解析,全人一詞的根源是取自希臘文的字源,holistic的holo是指將可看見的各部分彙集在一起,再加上一些看不見 ,但確存在的什麼,合併在一起。易言之,對人的認識或瞭解,實應將人視為一個大於各個可見部分的整體來看待,才能對人有真正、全面和完整性的瞭解。三、全人教育的意涵全人是指完整的個人,而全人教育是指充分發展個人潛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及、達到。如:「臻於完美」。《周禮.冬官考工記.𣓨氏》:「時文思索,允臻其極。」
瑕不掩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瑕,玉的斑點。瑜,玉的光澤。瑕不掩瑜比喻事物雖有缺點,卻無損其整體的完美。《晉書.卷六九.周顗傳》:「顗招時論,尤其酒德,禮經『瑕不掩瑜』,未足韜其美也。」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卷四:「惜哉仲淹,壽不永乎,非不廢是,瑕不掩瑜,雖未至于聖,其聖人之徒歟!」
反求諸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衛靈公》裡有一段話:「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意思是說君子為人處事,事事都要求自己能夠做到完美的地步,符合善良的德行,而那些沒有人格修養的人就不是這樣了,不論什麼事,總是嚴厲地要求別人,卻從不要求自己。這裡主要在說明君子和小人的差別所在,後來從這裡的語意衍生出「反求諸己」這個成語,是指從自己本身尋找原因,追究責任,做好自我反省及檢討改進的功夫。在《禮記.射義》中有提到關於射箭的禮儀:射箭的時候,必須先端正自己的姿勢,一切姿勢預備好之後才發射。如果沒有打中目標,也不可以埋怨技術勝於自己的人,應該反過來檢討自己,再加強改進。《孟子.離婁上》則是提到:「我喜愛人們,但人們卻不親近我,就表示...
錦上添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如虎添翼反義:雪中送炭,落井下石辨似: 「錦上添花」及「如虎添翼」都有使原來就已經不錯的事物好上加好的意思。 「錦上添花」用在原就已經很好的事物上,側重於強調使其更加完美;「如虎添翼」則用在原來就擁有一定能力的人或組織上,側重於強調使其更加強而有力。 錦上添花 如虎添翼 辨似例句 ○ ㄨ 這副對聯掛在這氣派的廳堂,真是~。 ㄨ ○ 自從本屆棋王加入後,我們棋社~,聲勢更加壯大了。
嘆為觀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春秋時吳公子季札出使魯國,被邀請觀賞周朝的音樂舞蹈,當樂工表演到舜時的樂舞〈韶箾〉時,他讚嘆的說:「舞蹈中表現了舜完美、偉大的德性,就像天覆蓋萬物,地承載萬物。即使有更偉大的風範,也無法超越了,看到這裡就夠了!如果還有其他樂舞,我也不敢再觀賞了。」後來「嘆為觀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讚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無與倫比。嘆,通「歎」,稱讚、讚美之意,所以「嘆為觀止」也作「歎為觀止」。
如虎添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錦上添花辨似: 「如虎添翼」及「錦上添花」都有使原來就已經不錯的事物好上加好的意思。 「如虎添翼」用在原來就擁有一定能力的人或組織上,側重於強調使其更加強而有力;「錦上添花」則用在原就已經很好的事物上,側重於強調使其更加完美。 如虎添翼 錦上添花 辨似例句 ○ ㄨ 學校籃球隊自從加入國手級選手後,真是~,所向披靡。。 ㄨ ○ 他的成就早已被肯定,我們今天頒給他這座獎,只不過是~罷了。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例句4 反義 解釋 處心積慮,用盡心思。殫,盡也。 出處 白居易 策頭:「殫精竭慮,已近為臣獻言之道乎!」 例句 為了這次的活動,同學們各個殫精竭慮的發揮創意,以求活動完美。 反義 自暴自棄 自甘墮落
吹毛求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求全責備,洗垢求瘢辨似: 「吹毛求疵」及「求全責備」都有刻意要求完美的意思。 「吹毛求疵」含有故意挑剔小毛病之意;「求全責備」僅表示所求務必達到完全無缺。 吹毛求疵 求全責備 辨似例句 ○ ㄨ 她連一點芝麻小事都要挑剔,未免太~了。 ㄨ ○ 像你這樣~的作法,不但無法教好學生,反而會使他們失去自信。
集思廣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軍師,他在教導屬下為官之道時說:「參與政事時,要結合眾人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如果怕得罪別人而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見,工作就會有所損失。能夠反覆討論而得出合適的結論,這過程就像丟掉不好的東西而尋得寶物一樣。雖然人常常不能暢所欲言,但像徐元直就不會如此,而董和也是這樣,參與政事七年,只要有不完美的地方,必定親自給予意見,來回十次都不厭煩。如果你們能有徐元直的十分之一,又有董和的勤勞,對國家盡心盡力,那我犯錯的機會也會少了許多。」後來,「集思廣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集結眾人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