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59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劉克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慷慨激昂劉克莊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評價4 特色簡介5 參考資料 生平(1187年-1269年),字潛夫,號後村居士,莆田城廂(今屬福建省)人。生於宋朝孝宗淳熙十四年(西元1187年),卒於西元1269年,享年83歲。出身於世代官僚家庭,曾四次入朝為官,但時間都不長,官至工部尚書、龍圖閣大學士。南宋的愛國詩詞家,創作了大量悲壯激昂的愛國詩詞。是南宋後期的一位賢臣。他愛國愛民,為人正直,為當時的學者所敬仰,為後人所傳頌。 著作詞集《後村長短句》(又名《後村別調》)傳世著作有《後村先生大全集》,共196卷(其中包含5000...
早王朝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事件的「王室年鑑」。同時,國家管理機構也逐漸完善。以主要掌管財政事務的宰相、軍事長官為首的埃及國家官僚系統開始形成,以此系統支撐國王的最高權威,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國王,往後漸漸被尊稱為「法老」,至此埃及社會金字塔型的階級結構形成。進入統一王朝支配埃及的時代後,法老藉由統治的強權,支配整個國家的產業。人民被區分為從事農業及畜牧的農民和製作莎草紙的工匠,但是能帶來財富的商業活動卻是被王室所獨佔的,因此一直到埃及最後的王朝結束時,都沒有發展出商人階級(註一)。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古埃及、早王朝時期Keyword:Ancie...
指日高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久之後即將陞遷,為事先祝賀之辭。《通俗常言疏證.朝署.指日高陞》引〈夢筆生花杭州俗語雜對〉:「望風下拜,指日高陞。」《幼學瓊林.卷一.文臣類》:「指日高陞,預賀官僚。」
曹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點3 著作4 評價5 引用參考 生平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寶,生於天津一個封建家庭,少年時候因其父的工作關係,目睹了官僚腐化的時弊。曹禺從小喜愛文學戲劇,求學時已開始寫作新詩小說,更參與劇團演出,於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畢業後,繼續鑽研戲劇。曹禺遍閱古今中外名著,深受希臘三大悲劇作家,以及莎士比亞和俄國劇作家安東• 契訶夫(Anton Chekhov)等文豪的劇作所吸引,一生著作甚豐,當中尤以《雷雨》、《日出》及《原野》一系列優秀作品最為人稱道。1928年曹禺被保送進入南開大學政治系學習,...
公子王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官僚、貴族的子弟。唐.楊烱〈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文昭武穆,方駕齊驅,公子王孫,未輪華轂。」《西遊記》第一二回:「你看那長安城裡,行商坐賈、公子王孫、墨客文人、大男小女,無不爭看誇獎。」也作「王孫公子」。
梅曾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事莫大乎因時」,曾寫出《 與陸立夫書 》、《上某公書》等關心鴉片戰爭的佳作,與經世派遙相呼應但他以官僚鎮壓「悍民」與「督糧」方法不同為喻,說明「當時」是要桐城派更切實地維護封建統治,跟曾國藩後來提倡的「與世變相因」完全一致。嘉慶十八年(1813),一般以為「天下方盛,亂端未兆」,他便已作《民論》數百言,「窮極奸民之害,左道亂政之烈,而以漢之黃巾米賊為喻」。此後,他又寫了一些家傳、墓誌銘,表彰鎮壓白蓮教、天理教農民起義者的罪行。他也有些比較客觀的「因時」之作,反映一定的社會問題。梅曾亮曾批評駢體文矯揉造作,如「俳優登場,...
官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行政人員有官僚作風或態度。如:「現今行政講求便民的服務精神,官派作風已經落伍了。」《官場現形記》第八回:「看見陶子堯官派薰天,官腔十足,曉得是歡喜拍馬屁戴炭簍子的一流人。」
畢精竭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殫精竭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殫精竭慮」原作「殫思極慮」。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居於香山,自號香山居士。他出身在一個小官僚的家庭,青年時期,由於戰亂而在顛沛流離中度過。長期貧困與居無定所的生活,讓白居易真實體會了人民的痛苦,所以他的文學作品中帶有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極能反應真實的世界。白居易仕宦生涯的前期,可說是一帆風順,二十九歲便登進士,三十二歲任校書郎,後來又被拔擢為翰林學士。在這個時期,白居易有感於自身所見所聞,故深有經世濟民的使命感,〈策林〉七十五篇就在此時寫成。文中白居易針對當時經濟、政治、軍事、文教各方面的弊端提出改革意見,大聲疾呼統治者應以天下之心為心,以百姓之欲為...
殫精極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殫精竭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殫精竭慮」原作「殫思極慮」。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居於香山,自號香山居士。他出身在一個小官僚的家庭,青年時期,由於戰亂而在顛沛流離中度過。長期貧困與居無定所的生活,讓白居易真實體會了人民的痛苦,所以他的文學作品中帶有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極能反應真實的世界。白居易仕宦生涯的前期,可說是一帆風順,二十九歲便登進士,三十二歲任校書郎,後來又被拔擢為翰林學士。在這個時期,白居易有感於自身所見所聞,故深有經世濟民的使命感,〈策林〉七十五篇就在此時寫成。文中白居易針對當時經濟、政治、軍事、文教各方面的弊端提出改革意見,大聲疾呼統治者應以天下之心為心,以百姓之欲為...
殫精畢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殫精竭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殫精竭慮」原作「殫思極慮」。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居於香山,自號香山居士。他出身在一個小官僚的家庭,青年時期,由於戰亂而在顛沛流離中度過。長期貧困與居無定所的生活,讓白居易真實體會了人民的痛苦,所以他的文學作品中帶有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極能反應真實的世界。白居易仕宦生涯的前期,可說是一帆風順,二十九歲便登進士,三十二歲任校書郎,後來又被拔擢為翰林學士。在這個時期,白居易有感於自身所見所聞,故深有經世濟民的使命感,〈策林〉七十五篇就在此時寫成。文中白居易針對當時經濟、政治、軍事、文教各方面的弊端提出改革意見,大聲疾呼統治者應以天下之心為心,以百姓之欲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