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獲珍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得到最珍貴的寶物。比喻喜出望外。《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進去見了惜惜,惜惜如獲珍寶,雙手抱了。」也作「如獲至寶」。
鎮家之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使家宅平安,衣食無慮的寶物。《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有熔成八大錠銀子,永不動用的,在我枕邊。見將絨線做對兒結著。今將擇個好日子分與爾等,每人一對,做個鎮家之寶。」
弊帚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縱火搶奪,後果將不堪設想,光是聽到就讓人鼻酸。在一般人家裡儘管是殘破不堪的掃帚,也會當作價值千金的寶物來珍惜!何況他們都是我大漢的子民,你怎麼忍心這麼做?古籍中也記載:春秋時人秦西巴,因為不忍心看母鹿傷心,於是偷偷放走主人獵得的小鹿,結果主人知道後很生氣的把他趕走;戰國魏將樂羊攻打中山國時,正好他的兒子在中山國,中山國君就殺了他兒子並做成肉羹送給他,為了向魏文侯表示自己的忠心,他吃下肉羹。由這二個故事來看,誰比較仁慈呢?如果放縱兵士胡作非為,那就失去斬殺將領撫慰百姓的仁義之心了。」後來「敝帚自珍」這句成語,就從劉禹話中「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東西雖不好,卻因為是自己所擁有,故...
白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白色的璧玉。古人視為貴重的寶物。《戰國策.燕策》:「臣請獻白璧一雙、黃金千鎰,為馬食。」南朝梁.劉孝綽〈三日侍安成王曲水宴〉詩:「一言白璧輕,片善黃金賤。」
秦庭朗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明鏡高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西京雜記》的記載,劉邦攻入咸陽宮時,尋獲寶物一方明鏡,它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也能鑑別人心正邪。秦始皇常利用它來照宮女,凡心膽慌張跳動的就殺死她。杜甫〈洗兵馬〉詩「司徒清鑒懸明鏡」句,正式用「懸明鏡」來稱許司徒李光弼,從此人們就以「明鏡(秦鏡)高懸」來比喻官吏辦事明察洞燭,執法公正嚴明。
趾昂氣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說還沒有。孟嘗君不但要他趕快去把寶劍收下,還在門板上寫下:「能使我揚名、阻止我犯錯,縱然私下收受寶物的人,都請快來進諫。」  除了《戰國策》之外,時間較早的《左傳》已有「舉趾高」的說法。《左傳.桓公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鬥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說的是:鬥伯比覺得莫敖走路時腳抬得很高,顯得很驕傲,必定會失敗。不過,在《戰國策》中,除了「舉足之高」的用法又接以「志之揚」,語義較完整。後來「趾高氣揚」這個成語應該就是從《戰國策》演變而出,用於形容人驕傲自滿、得意忘形。
恍然始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這九個字是:『齊桓公會於葵邱歲鑄』。」曲阜令就將這件春秋時代的古物獻給裴丞相,好古的裴丞相視之為寶物。有一天,裴丞相設宴和門生聚會,大家圍著看這件古寶,讚美之聲此起彼落,只有劉蛻認為那不是古寶,而是近代的贗品。裴丞相很不高興,要劉蛻說出理由。劉蛻說:「齊侯小白死後,諡號是「桓公」。他九合諸侯,完成霸業。葵邱之會是第八盟。當時齊侯尚健在,是不可能用諡號稱呼的。」裴丞相聽了,「恍然始悟」,令人把盎擊碎,和門生們繼續把酒言歡。「恍然大悟」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恍然始悟」演變而出,用來指猛然醒悟過來。
百寶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藏各種寶物的匣子。也稱為「百寶盒」。
抱寶懷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抱著寶物,懷著珍珠。比喻人具有美德、才能。漢.蔡邕〈陳寔碑〉:「於皇先生,抱寶懷珍,如何昊穹,既喪斯文,微言圮絕。」
七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經中指七種珍貴的寶物,說法不一,如般若經指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為「七寶」。阿彌陀經則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玻璃、赤珠為「七寶」。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