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龍虎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在江西省鷹潭市轄貴溪市西部。兩峰對峙時,如龍昂虎踞,故稱為「龍虎山」。相傳漢代張道陵在此修鍊,其後裔世居其地,襲天師之稱。上有上清宮、天師府,為道教聖地。
火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槍炮、子彈發射所及的地方。引申為緊張對峙的交戰區前線。
前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兩軍對峙或交戰時,距離敵營最近或較近的地帶。[例]前方戰況吃緊,急待緊急增援。
金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山名:(1)位於江蘇省丹徒縣西北,與焦山對峙,為江南勝地。也稱為「金焦」。(2)指位於大陸西北中俄邊境的阿爾泰山。參見「阿爾泰山」條。
高雄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高雄市旁的港口。港口有壽山、旗津左右對峙,臨海有狹長的沙洲為港灣的天然屏障。水域面積十九平方公里。西元一八六○年闢為商港,光復後積極建設成現代的大港,是臺灣第一大港,及東南亞重要的國際商港,且為全球十大國際商港之一。
代理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兩個超級強權國家在對峙的緊張狀態下,所產生的一種變相戰爭行為。也就是這兩國之間並不直接興兵對仗,只在背後指使、支援,由小國進行的戰爭,稱為「代理戰爭」。
刮目視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權: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蒙:呂蒙(西元178∼219),字子明,富陂人。三國吳名將,曾計奪荊州、擒關羽,授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3) 蔣欽:?∼西元219,字公奕,三國吳淮南壽春人。 (4) 魯肅:西元173∼217,字子敬,東城人。三國吳名將,個性方正嚴謹,富而好施,長於文章,思慮深遠,有過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議結合劉備來抵禦曹操,並輔佐周瑜大敗曹軍,為孫權所器重,官拜奮武校尉,轉橫江將軍。 (5) 周瑜...
開門延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薨」。 (2) 權: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3) 長史:職官名。漢代丞相和將軍皆設有長史官,相當於現在的祕書長或幕僚長。 (4) 孝廉:指孫權。漢時有薦舉「善事父母,為人清潔有廉隅者」為官的制度,稱為「舉孝廉」,「孝廉」的地位相當於明清時代的「舉人」,孫權十五歲時,曾獲薦舉,因此張昭稱他為孝廉。 (5) 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師:周公(?∼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東征平定三...
羅斯巴赫戰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為嚴峻。整個歐洲都在向普魯士進逼。普魯士本土正南的薩克森、西里西亞有奧地利主力,與腓特烈的普軍主力對峙,正東有8萬俄軍進攻東普魯士,由普魯士列瓦爾德元帥擋住,但是普軍卻於9月大耶格爾斯多夫戰役慘敗於阿普拉什金元帥的俄軍。所幸阿普拉什金也吃驚不小,再加上補給困難,戰後反而向後撤,他本人因此被女沙皇解除了指揮職務。面對四方大軍雲集,腓特烈留下貝費恩公爵的41,000人,命令他在西里西亞境內進行防禦,牽制住奧地利道恩元帥的10萬大軍。自己帶少量普軍,星夜趕去迎擊西南方向的蘇貝斯。同時,腓特烈給西方的法軍黎塞留元帥送去一筆賄賂...
困獸思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哪裡會損害他的光明?」景公於是讓荀林父恢復官職。典源又見《左傳.定公四年》。內容則是表述吳、楚二國對峙於柏舉,吳國的夫㮣王進攻楚軍,大敗楚軍。繼續追趕楚軍至清發時,打算再發動攻擊。夫㮣王認為受困的野獸尚且還要搏鬥,何況是人?如果楚軍覺悟既然不能免於死而一起奮戰,屆時必然會打敗吳國。因此,不妨讓先渡河的人感覺可以逃脫,跟隨在後面的人因羨慕他們,也會沒有了鬥志,所以要等楚軍渡河至一半時,才發動攻擊。果然,又再次打敗了楚軍。此處《左傳》原文也用到「困獸猶鬥」一語。後來「困獸猶鬥」被用來比喻身處絕境,仍然奮力抵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