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39 ms
共 1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印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章、圖章。《宋史.卷一五四.輿服志六》:「請令有司製州縣官合用印記,舊印非所當用者,毀之。」《紅樓夢》第五三回:「那一邊又有禮部祠祭司的印記,又寫著一行小字。」
|
安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保全。《南史.卷一○.陳本紀.後主》:「隋文帝以陳氏子弟既多,恐京下為過,皆分置諸州縣,每歲賜以衣服以安全之。」
|
七上八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貢父:劉攽(西元1023∼1089),北宋臨江人,字貢父,號公非,劉敞弟。仁宗慶曆六年進士。歷州縣官二十年,入為國子監直講,遷館閣校勘。神宗熙寧初同知太常禮院,以反對新法出知曹州。哲宗元祐中召拜中書舍人。博覽群書,精於史學,助司馬光修《資治通鑑》,專治漢史部分。
(3) 臺章:臺,對人尊稱的敬辭。章,寫文章。
(4) 三平二滿:平平淡淡、過得去。此為自謙,指文章普普通通。
(5) 熟視:細看。
|
文天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臨安危急,奉命至元營議和,因堅決抗爭被扣留,後冒險脫逃,擁立益王趙罡,至福建募集將士,進兵江西,恢復州縣多處。後兵敗被俘至元大都,終以不屈被害。封信國公。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後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蹟被後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 著作《文山先生全集》 評價1.汪水雲《浮邱道人招魂歌》:「杜陵寶唾手親拾,滄海月明老珠泣。天地長留國風什,鬼神呵護六丁立。我公筆勢人莫及,每一呻吟淚痕濕。」2.清劉熙載評文天祥詞云:「文文山詞有『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之意,不知者以為變...
|
夔州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武王十一年(西元前一O一六年)建爲夔子國,後爲楚國所並。秦朝時置爲魚復縣,唐時設夔州總管府,轄十九州縣,宋時置夔州路,竟上管渝州(重慶)下轄施州(湖北恩施)等七州二十一縣。奉節在周赧王元年(西元前三一四年)建爲魚復縣,是我國早期所建縣邑之一,距今已有兩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唐貞觀二十三年(西元六四九年),爲旌表諸葛亮「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奪」的忠君愛國思想而改名奉節縣沿用至今。歷史上許多著名的詩人李白、杜甫、蘇軾、陸遊、劉禹錫等都在上留下許多的詩篇,因此奉節又享有「詩城」的美譽。據地方誌所載,奉節城址曾先後五遷,大致不出今...
|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績優劣給予出身。新式學校興起後,朝廷在光緒三十一年設立學部,作為管理國家教育的專門機構。在各省道府州縣依次設置勸學所,為地方教育管理機構,設督辦,提倡小學教育,參照本地方教育模式訂立章程,設立小學校。 新式教育制度 1901年,劉坤一與張之洞聯銜上湊提出「興學育才」、改學制、變科舉、立學堂,仿日本學制。1902年8月15日,清廷頒布管學大臣張百熙主持擬定的《欽定學堂章程》,稱為壬寅學制。由於該學制制定倉促,公布後遭到諸多批評,因而未能實施。1904年1月13日,清廷頒布頒布張百熙等人重新擬定的《奏定學堂章程》,稱為癸...
|
貪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而非法取得錢財。《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若貪汙枉法贓濫,並連坐舉主。由是令錄得官,州縣之事無不治矣。」
|
通力合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力共治一事。《清史稿.卷三二三.莊有恭傳》:「總計所需雖覺浩繁,然散在十二州縣,通力合作,實亦無多。」
|
靠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可依賴的人或集團。《醒世姻緣傳》第一回:「萬一待他去了,沒了靠山,考一個州縣佐貳,讀書一場,叫人老爺,磕頭參見,這也就苦死人了。」《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我要撐這個場面,除非有個大闊人的靠山,人家方不能鄙薄我。」也作「靠主」。
|
王禹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籍簡介: 王禹偁,字元之,北宋濟州鉅野人。生平經歷: 王禹稱出身清寒,自真宗太平興國八年登進士第,時年三十,到四十八歲逝世止,總計十八年的仕宦生涯中,除初仕成武縣主簿一年,調任長州縣令約三年,自求外任知單州十五日,加上任職京師諫官詞司前後六年半,其餘的八年,竟有三次貶謫的慘痛經驗:一貶商州,再謫滁州,終黜黃州。此即三黜賦所謂的「一生幾日,八年三黜」。 三十五歲時拜為左司諫,知制誥(給皇帝起草詔書)。在朝堂上勇於直言諷諫,先後被貶放商州和滁州。宋真宗鹹平元年還京,復知制誥。 宋真宗時,修太祖實錄,因為直書趙匡胤篡...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