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糠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穀類廢棄不可食的部分。比喻瑣碎或無用的事物。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王因謂曰:『簸之揚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礫在後。』」也作「秕糠」。
以人廢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2.語譯 廢,棄。因為不喜歡某人,就連他說的話也一概廢棄不理。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以貌取人、以言舉人 相反詞 <<無>> 5.例句 身為新聞從業人員,立場應公正,評論須客觀,怎可因立場不同而以人廢言呢?
荀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楚邑,在今山東省嶧縣境)令,荀子因而遷居蘭陵。考烈王在位二十五年卒,春申君為李園所殺,荀子亦被廢棄。晚年著書講學,其弟子如李斯、韓非、毛亨、浮丘伯等,皆為名儒。約於西元前二三○年,荀子在蘭陵去世。
環境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概念·探索環境問題(學校、社區、國內、全球性)·生活環保(能源節約、資源保育、簡樸生活、綠色消費、廢棄物減量、核污染等)·環境正義與世代公平永續發展·環境與經濟環境基本法、環保政策、京都議定書、環保公約等、政府環保組織與NGO等語文、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綜合活動、健康與體育·觀察與探究周遭環境,瞭解基本的生態學概念·瞭解生活周遭和全球性的環境議題的內涵,並深入探究對人類社會與發展的影響·生活中可以力行的環保工作與做法·認知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生活品質」不僅是物質消費,而是永續發展·瞭解環境法規與政策、環保...
光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坦白、磊落。唐.李翶〈謝楊郎中書〉:「竊惟當茲之士,立行光明,可以為後生之所依歸者,不過十人焉。」《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某家跡蒙曖昧,心地光明,錯認做歪人,久行廢棄。」
銷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鎔化。《舊唐書.卷九六.宋璟傳》:「又禁斷惡錢,發使分道檢括銷毀之,頗招士庶所怨。」《遼史.卷一七.聖宗本紀八》:「丁丑,禁工匠不得銷毀金銀器。」
2.消毀、消滅。清.崑岡《大清會典事例.卷一一一七.八旗都統.田宅》:「有情願赴屯自種者,均給予印信執照,令其呈報該地方官驗看,回旗之日銷毀。」
廢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廢棄鬆弛,效力不彰。[例]綱紀廢弛是社會大亂之始。
簽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廢棄、廢除
竹頭木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陶侃造船,將廢棄的木屑及竹頭收藏起來,後以木屑鋪雪地禦溼,竹頭作釘裝船,傳為美談。典出《晉書.卷六六.陶侃傳》。後用以比喻細微而有用的事物。宋.張孝祥〈代摠得居士與葉參政〉:「今者相公既傳宥密之寄,深思熟慮,日不暇給,將以戡外侮而隆內治,於斯時也,竹頭木屑皆所不棄,況如某受知之深者哉!」
羅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是一個具有詩質的現代裝置藝術的空間架構。而所有的「裝潢」都是羅門利用日常用品,例如蒸籠和更多撿來的廢棄物親手打造而成的,從這個角度看:他應該是台灣第一個環保專家,這個極具創造性的生活美感空間,幾乎台灣所有的報紙都報導過,超過三十家雜誌也來做過專訪報導,許多雜誌還用燈屋來作為封面,當然,電視台也不會錯過這麼好的題材,特別派記者做過專訪。 觀點羅門曾在《羅門詩選》自序中分述其作品內涵:一、透過戰爭的苦難,追蹤人的生命;二、透過都市文明與性,探討人生;三、表現對死亡與時空的默想;四、透過對自我存在的默想,表現生命感;五、對大...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