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潤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隋文帝命李德林作詔書恢復鄭譯爵位,高熲乃戲譯說:「筆乾」,譯則回答說:「不得一錢,何以潤筆。」典出《隋書.卷三八.鄭譯傳》。後指請人家寫文章、作畫、寫字的酬勞。唐.殷文圭〈貽李南平〉詩:「潤筆已曾經奏謝,更飛章句問張華。」也作「潤資」。
對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古詩文中字數相同、意思相對的句子。後因對格律駢儷的要求,至近體詩興起時,乃用以指律詩中間兩聯須相對仗、講平仄的句子。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麗辭》:「張華詩稱『遊雁比翼翔,歸鴻知接翮』;劉琨詩言『宣尼悲獲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對句之駢枝也。」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對句好可得,結句好難得,發句好尤難得。」
如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此。《文選.張華.勵志》:「逝者如斯,曾無日夜。」《文選.何晏.景福殿賦》:「苟德義其如斯,夫何宮室之勿營?」
何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麼。《文選.揚雄.劇秦美新》:「二世而亡,何其劇與。」《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二首之一》:「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
希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少有、少見。《晉書.卷三六.張華傳》:「天下奇祕、世所希有者,悉在華所。」《初刻拍案驚奇》卷七:「就名霓裳羽衣曲,流于樂府,為唐家希有之音,這是後話。」也作「稀有」。
應對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出現「應對如流」的書證如《晉書.卷三六.張華列傳》:「華強記默識,四海之內,若指諸掌。武帝嘗問漢宮室制度及建章千門萬戶,華應對如流,聽者忘倦,畫地成圖,左右屬目。」
無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沒有辦法。《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朝奉無法,只得依言,具了呈紙,到彭澤縣去告。」《紅樓夢》第六八回:「旺兒故意著急的說:『糊塗東西!還不快說出來。這是朝廷公堂之上,憑是主子,也要說出來。』張華便說出賈蓉來。察院聽了無法,只得去傳賈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草。通「穮」、「麃」。晉.張華〈勵志詩〉:「如彼南畝,力耒既勤,藨蔉致功,必有豐殷。」
後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後。《紅樓夢》第六四回:「二姐又是水性的人,在先已和姐夫不妥,又常怨恨當時錯許張華,致使後來終身失所。」
完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成、結束。《醒世姻緣傳》第九二回:「醮事完畢,換了淡素的衣裳。」《紅樓夢》第六九回:「張華父子妄告不實,懼罪逃走,官府亦知此情,也不追究,大事完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