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41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襟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誓永記在心。唐.皇甫枚《王知古》:「謹當誓襟靈,志之紳帶,期於沒齒,佩以周旋。」
得堡芭蕾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基羅夫芭蕾舞團(Kirov Ballet)的前身,〔參見(基羅夫芭蕾舞團)〕。
「基羅夫芭蕾舞團」辭目。
戴瑞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為英國舞蹈家、編舞家及芭蕾舞團之總監。1929年生於英國Richmond,1987年卒於格拉斯哥(Glasgow)。早期就入Sadler□s Wells School習芭蕾,為該校最早期之學生,離校後即赴國外從事音樂工作。,其後參加倫敦慶典芭蕾舞團(London Festival Ballet)開始其編舞工作,1957年與威士特氏(E. West, 1927-1962)共同建立西方芭蕾舞團(Western Th.B.)。成為該團唯一之舞台總監,1962年威士特氏逝世後,舞團改名為蘇格蘭芭蕾舞團,戴氏任舞台總監並兼首席編舞人,該團自倫敦移到格拉斯哥,戴氏在西方舞團及蘇格蘭舞團時期所編創作極...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Debra Craine & Judith Mackrell《The ozford Dictionary of Dance》2000.
此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發起,另一處響應。形容此互相呼應。
拉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多全名為本丟.拉多,西元二十六年至三十六年,由羅馬帝國皇帝派任為羅馬帝國駐猶太、撒瑪利亞、以土米亞巡撫,巡撫亦稱為總督,為該地區最高行政長官,駐節於撒瑪利亞,但在耶路撒冷有行宮,可常去視察並處理公務,依據記載,每年在該地居住猶太人,在過逾越節期間,常有暴動發生,所以拉多巡撫就得坐鎮於耶路撒冷城,又據〔聖經.新約全書〕之記載,耶穌基督是由拉多判決處以釘十字架極刑的。
安吉歐里尼,卡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於佛羅倫斯(Florence)卒於米蘭(Mi Lan),為義大利舞者、編舞家、舞蹈教師兼作曲家。出身於劇藝世家,最初隨其父習舞;1748年在威尼斯表演舞蹈,爾後在義國各劇院中獻藝。1758年赴維也納,深受希伏丁(Hilverding, 1710-1768)著作《戲劇芭蕾理論》(ballet d´action)之影響,1761為歌劇《唐璜》(Don Juan)編舞;1762年並為葛路克(Gluck)的歌劇《奧菲斯與尤莉提斯》(Orpheus and Eurydice)之首演編舞;其後繼續為葛路克的歌劇編舞,作品有《瑟米拉米》(Semiramid)與《亞歷山卓》(Alessandro)……...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布林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英國舞蹈史學家、作家和芭蕾舞團指導。生於威爾斯、逝於倫敦。1948年畢業於「牛津大學」,專研政治學、哲學和經濟學。曾為電影及電視寫專題評論。1954年到1964年間,在牛津、劍橋和倫敦大學講授芭蕾歷史。1961年,獲得歐洲研究獎金,到歐洲各地蒐集芭蕾舞的研究資料,完成著作《歐洲芭蕾舞的背景》(Background to European Ballet)。1964年他成立一個小型的舞團,取名為「大眾芭蕾舞團」(Ballet for All)。該團由舞者和演員組成,主要目的是向年輕人介紹芭蕾舞的歷史與文化,並常在英國各地的城鎮巡迴演出,在短短八年內,成功地培育了很多新生代的英國芭蕾觀眾。19...
Selma Jeanne Cohen《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1998、D.T.J.Fergus Early《Peter Brinson Remembered》1995.
氏多柱殼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質:中海拔的腐木上。 生長季節:夏至秋。 此種的子實体,緊貼於木頭上,很難取下,邊緣常有原來覆蓋其上的樹皮殘留痕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陣子、那個時候。離現在比較遠的一段時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西班牙北部阿斯土利亞(Asturias)雅內斯(Llanes)地區之示愛舞,舞蹈形式即為男子(小得)向女子以誇張舞蹈跳舞求愛,然而,此舞非單男單女;而是一位男子面對兩位女子。音樂採用2/4拍子,以風笛及鼓伴奏,舞者以手指頭配著節奏擊出喀嗒聲。舞跡花樣特殊,兩位女舞者相對起舞,男舞者穿梭其中,或在其右方角度以8字形舞跡跳舞。兩位女舞者往前或往後跳著舞時,會和男舞者之舞跡交織形成「愛之結」。女舞者動作溫和,男舞者則盡量顯示陽剛之舞步,以吸引女伴的目光。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