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蠡測管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管窺蠡測」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今世之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上觀許由,下察接輿,計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與義相扶,寡耦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於我哉?若夫燕1>之用樂毅2>,秦3>之任李斯4>,酈食其5>之下齊6>,說行如流,曲從如環,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內定,國家安,是遇其時也,子又何怪之邪?語曰「以筦闚天7>,以蠡測海8>,以莛撞鐘9>」,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注解〕 (1) 燕: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 (2) 樂毅:戰國時燕國名將,昭王時拜為上將軍,率領燕、趙、楚、韓、...
手不輟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孔子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卿何獨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
得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得勝利。《淮南子.詮言》:「能成霸王者,必得勝者也。」《三國演義》第三六回:「單福得勝回縣,謂玄德曰:『曹仁屯兵樊城。』」
老成練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練持重、通達事理。《三國演義》第一二○回:「杜預為人老成練達,好學不倦。」《清史稿.卷七.聖祖本紀二》:「上因諭曰:『坐而辦事,必得老成練達者,方能得當,州縣官則不可耳。』」
有首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勾結、有私情。《水滸傳》第二六回:「原來縣吏都是與西門慶有首尾的,官人自不必得說。」《金瓶梅》第一二回:「淫婦果然與小廝有首尾沒有?你說饒了淫婦,我就饒了罷!」
三寸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三寸不爛之舌」之典源,提供參考。 ◎1《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1>已定從2>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復相3>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4>。毛先...
火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烹煮時所需的時間及火力。《禮記.月令》:「陶器必良,火齊必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賄或受賄。《明史.卷二○二.胡松傳》:「伊王欲拓其洛陽府第,計直十萬金,以十二賕嚴嵩,期必得。」
像模像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式上鄭重其事。《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這番調動,老爺可必得像模像樣答上頭的情纔使得呢。」
鰲裡奪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考試或競賽中獲得第一名。如:「當初他誇下海口,必得第一,後來果然鰲裡奪尊,不負眾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