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權變領導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員心理需要的滿足,尊重部屬個人的人格尊嚴、肯定部屬個人的價值,提供合適部屬參與的機會,能體貼部屬的感受,增進領導者與部屬間人際溫馨的情感,是個人導向或人員導向的領導型式。(二)其次,所謂「情境有利度」,係指領導者欲採取「關係導向」或「工作導向」的領導型式,將視為其領導情境的有利程度與否來決定。而影響領導者領導型式的情境因素,將可分三方面:1.領導者和成員的關係;2.組織任務的結構;3.領導者職權的大小。(三)就「領導效能」來說,依費德勒的看法,認為係團體完成其主要分配工作的成功程度。雖然,成員士氣和工作滿足對領導結果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感受、旨趣、意義。如:「趣味」、「禪味」。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是以往者雖舊,餘味日新。」《紅樓夢》第一回:「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害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 Buss(1986)提出害羞是種人格特質,是個體因對自我的人際評估而產生的一種在人際場合中會感受緊張、擔心或覺得自己笨拙的傾向。(三) Leary(1986)將眾多的害羞定義做歸納整理出三個類型:1.害羞是個體在人際情境中,產生憂鬱、焦慮、緊張不安的主觀經驗,意即當個體感受到害羞時,即為主觀經驗的表現。2.害羞是一種自我抑制、沉默或逃避社會情境的行為型態,當個體表現出猶豫及行為抑制時,即為害羞的表現。3.害羞是種心理症狀,包括個體主觀上所產...
Fritz_Perls_完形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造成不可預期的情緒經驗。並且以許多方式在生活中出現,干擾當事人,混亂當下的覺察(ex:一個人未曾感受到被愛,也未被母親接納的人,不管多努力都覺得自己做不好;當下,他把需要母親肯定的需求轉向得到其他女性肯定,並發展許多伎倆,但不滿足仍舊存在,並阻礙他和女性發展真實的親密)。未表達的情緒會引發身體的病徵,所以完形治療者強調注意身體的經驗。僵局(impasse)或卡住的點(stuck point)指個人自認為無法自我支持,尋求外在支持的狀態。治療者的任務是協助當事人通過僵局而獲得成長。剝洋蔥似的人格:Perls以剝洋蔥來比...
同床異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宋文人陳亮在寫給友人朱熹(元晦)的信中,提及自己近日來的遭遇與心境。他說他在遭到橫禍,差點喪命之後,目前以教書為職業,並蓋了幾間小屋,周圍種些樹木,庭院中還有個小池,風景優美,怡然自得。其中有三間屋子取名為「抱膝」,二位友人為此而作了三首〈抱膝吟〉送我,但總覺得他們並沒有寫到真正的含意。裡面提及周公及諸葛亮等古人,但人各有志,就算睡在同一張床上,也是各做各的夢,不一定要和古人相比。而我又寫不出來自己的感受,所幸您也寫了兩首,我坐在小屋中,吟唱它們,感覺更舒適快意。後來「同床異夢」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共同生活或一起做事的人意見不同,各有各的打算。
驚心動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內心感受極深,震撼很大。#語本晉.王嘉《拾遺記》。
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同(Identification)依佛洛依德的看法,認同開始於性器期,其時約為四至六歲,導致認同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為了防衛,其二是為了依賴。1.防衛性認同:兒童於性器期時由於懼怕父親對自己與母親的親暱發出攻擊,而感受到一種危險,因而向父親認同,一則藉以防衛父親的攻擊,一則藉以學習父親的種種儀態或行為,以便和父親抗衡爭取母親對他的關愛。女孩在這時期除了對象相反以外道理相同,因此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都是人類對強者認同的本性。對強者認同,往往基於防衛的心理動機,因此提供學生閱讀偉人傳記,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自我觀念,如果可以進一...
淪肌浹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滲透到肌膚、骨髓。語本《淮南子.原道》:「不浸於肌膚,不浹於骨髓。」後比喻感受深刻或受到深厚的恩惠。《朱子全書.卷一四.論語五.子曰回也章》:「今須且將此一段反復思量,渙然冰釋,怡然理順,使自會淪肌浹髓。」也作「浹髓淪膚」、「浹髓淪肌」。
反社會型人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非善惡的判斷力,不能從失敗經驗中取得教訓。9. 極端自我中心,不惜剝奪他人權利以滿足私慾,不顧他人感受,更不對他人有所回報。10. 情緒冷漠而變化少,不像常人般受外因感動而有喜怒哀樂的表情。11. 缺乏領悟能力,不能見賢思齊。12. 不關心他人,卻強烈需求他人的專注與支持。13. 常在幻想狀態下對他人表現惡作劇行為。14. 沒有顯著的自殺傾向。15. 在兩性關係中,以自我滿足為出發考量,也從不付出真心或愛意。16. 生活無目標、計畫,也無方向,一切活動都表現出一些自毀性行為。 病程個案年齡至少要到十八歲才會獲得診斷,但...
經驗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得的知識。值得注意的是,經驗主義並不主張人們可以從實務中自動地取得知識。根據經驗主義者的觀點,經由感受到的經驗,必須經過適當歸納或演繹,才能鑄成知識。在哲學發展上,經驗主義一直和理性主義作為對比。理性主義認為大部分的知識是歸咎於感覺上的獨立思考。無論如何,這種對比已被視為過於簡單化,因為近代的歐陸理性學者也倡導利用科學方法去取得實際經驗;而洛克也認為超自然的知識(如宗教神學)必須單獨藉由直覺或推理才能取得。 以上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6%93%E9%A9%97%E4...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