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5.72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彩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慶典活動中用彩綢、樹枝等裝飾的棚子。《紅樓夢》第一四回:「走不多時,路旁彩棚高搭,設席張筵,和音奏樂,俱是各家路祭。」也作「綵棚」。
靈安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著名的北管音樂團體。清同治十年(西元1871)創立於臺北大稻埕(今延平、建成及大同區一帶)。初時乃為配合霞海城隍的祭祀活動而成立,後擴至其他慶典活動。民國七十五年曾獲頒薪傳獎,對我國民俗技藝的傳承延續,貢獻極大。
綵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慶典活動中用彩綢、樹枝等裝飾的棚子。《宋史.卷一一三.禮志十六》:「宗室親王、近列牧伯洎舊臣、宗室官,為設綵棚於左右廊廡。」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正月》:「正月一日年節……州北封丘門外,及州南一帶,皆結綵棚。」也作「彩棚」。
太和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宮三大殿之一,在北平舊紫禁城太和門內,清帝每年元旦、冬至、萬壽三大節,及其他國家大慶典,均御此殿受賀。
國慶紀念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慶典的日子。其選定具有多種標準,或為獨立紀念日(如美國的七月四日);或為革命紀念日(如我國的十月十日);或為國王所隨意欽定的任何日子(如汶萊的一月二十三日)。
賀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國家有慶典武功時,臣子呈給帝王的祝賀文書。《南史.卷二五.垣護之傳》:「高帝即位,方鎮皆有賀表。」
僑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僑胞組成的團體。如:「每逢光輝的十月,就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僑團,齊集臺北參加各種慶典。」
國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元首為款待外賓,或在重要節日所設的隆重宴會。[例]今晚總統以國宴款待前來參加慶典的各國元首。
綵牌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行盛大慶典時以綵綢結飾的牌樓,現在多用三夾板之類的木料繪製圖案直接懸掛於牌樓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