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民主立的政治。如:「政時期」。
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末的立運動。由各省議會聯合發動,請求清廷速定《法》,以決國體。曾五次請願不遂,後轉而同情革命。
剛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的修改程序與普通立法程序不同,如經由不同機關或不同手續修定者,稱為「剛性法」。
成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中以一種或數種文書構成的獨立法典,稱為「成文法」。
兵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勤務的計畫執行機關,並負有協調執勤地區所有兵勤務之責。區分為旅(團)級、營級、連級等兵隊,設置於全國各重要城市,並冠以該城市的名稱,如臺北兵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弟子。雖家貧,卻能不隨流俗,汲汲於名利。見《莊子.讓王》。後用以比喻安於貧賤,生活清苦。唐.王維〈山中示弟〉詩:「莫學嵇康懶,且安原貧。」唐.杜甫〈奉贈蕭二十使君〉詩:「不達長卿病,從來原貧。」
光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網。《魏書.卷六一.田益宗傳》:「若臣罪有狀,分從網;如桃符是謬,坐宜有歸。」《新唐書.卷一二四.姚崇傳》:「比來壬佞冒觸網,皆得以寵自解;臣願法行自近,可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定法和修正法的權力,通稱為「制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法,作為規範。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固知楚辭者,體於三代,而風雅雜於戰國,乃雅頌之博徒,而詞賦之英傑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