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勸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理開導人,使人接受。《新唐書.卷一二一.崔日用傳》:「會帝誕日,日用采《詩》大、小雅二十篇及司馬相如〈封禪書〉獻之,借以諷諭,且勸告成事。」
高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對人的敬詞。《後漢書.卷四○.班彪傳上》:「如蒙徵納,以輔高明。」《老殘遊記》第一回:「我們三個人要去殺他,恐怕只要送死,不會成事罷。高明以為何如?」
制敵機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事機發動尚未成事實之前,便搶先制伏敵人。[例]在這次戰役中,我軍制敵機先,打了一次漂亮的勝仗。
獨木不成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力量單薄,無法成事。《精忠岳傳》第四八回:「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你一個舞,終久不好看,待俺來和你對舞。」也作「獨木不林」、「獨樹不成林」。
狗頭軍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諷稱喜歡在背後替人出餿主意,但又無法成大事的人。如:「你這個狗頭軍師,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要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事物的原質。如:「土地、勞力、資本為生產的要素。」「民治是民主主義的要素之一。」
無事生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本無事,而有意造成事端。《鏡花緣》第五八回:「有無事生非的強盜,有作踐廟宇的強盜。」
勵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子去送行,讓秦軍知道鄭國已有防備,免去一場戰爭。後來「厲兵秣馬」被用來指完成作戰準備。亦用來比喻完成事前準備工作。另外在《左傳.成公十六年》中,可見「秣馬利兵」一詞,也作比喻完成作戰準備的意思。
米已成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米已經煮熟。比喻已成事實,無法改變。如:「這件事米已成炊,只好接受這個事實。」
築室道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欲構築房舍,而向過路的人請教如何做。語出《詩經.小雅.小旻》:「如彼築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比喻人多口雜,難有定論,以致不能成事。《歧路燈》第五回:「這宗事,若教門生們議將起來,只成築室道謀,不如二老師斷以己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