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雙重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倫理議題3 關鍵字4 參考文獻 定義所謂雙重關係(dual relationship),意指諮商師與個案之間除了諮商專業關係之外,還同時或相繼扮演兩個或以上的角色,例如:師生關係、督導關係、上司與下屬、親密關係與性關係等,但其種類不限於上述所列舉的角色,可能還有商業往來或其他關係。當諮商師與個案之間存在有兩種或以上的關係時,可能會對諮商關係造成損害,此關係可能在諮商歷程開始之前或之後發生,但兩者皆不符合專業倫理。 倫理議題雙重關係之所以為違反專業倫理之行為,主要的理由是會妨礙專業判斷以及有剝削當事人的危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狐1.1 【正確稱呼】1.2 【習性】1.3 【沉著的狐】1.4 【狐的家庭生活】1.5 *資料來源* 狐【細目】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綱:哺乳綱目:食肉目科:犬科屬:狐屬 【正確稱呼】狐在許多童話故事裡,經常扮演著陰險狡猾或足智多謀的角色,事實上,比起其他動物,的確狐多了一分聰敏的氣息。雖然大家習慣稱呼牠「狐狸」,但「狐」和「狸」其實是不一樣的生物,正確來說,我們應稱牠「狐」。 【習性】狐的適應能力很強,所以像是森林、草原、荒漠和高山、丘陵、平原都有狐家族的身影。牠們喜歡白天躲在土穴或樹洞中,到了晚上才出來尋...
瑞吉歐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知的方向,孩子藉由探討逐步印證他們對主題的一些假設。再者,老師鼓勵孩子用不同方式,像是繪圖、雕刻、扮演、堆積木、拼貼畫及黏土等等來表達他們的想法。另外,師生的討論、對話是課程方案發展的方式,教師藉由提出開放式的問題來刺激孩子思考,並衍生出更多的想法,延伸課程方案的發展。
掌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稱總管商店、客棧事務的人。[例]他在這齣單元劇中,扮演一個急公好義的藥房掌櫃。
教師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師知識(Teachers' knowledge):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參考書目4 關鍵字 定義林進材(2002)在進行教學知識研究時指出,「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是決定教學成敗的關鍵性人物」,可見教師在教學歷程中是重要的靈魂人物,而教師知識就是主導這個角色演出成敗的幕後導演。教師專業知識可以說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基礎,不只包含了各式各樣的內容概念,也是一個動態且連續的發展歷程(吳美靜,2003)。 內容說明教師知識是指教師在某一教學情境中,為了達到有效教學所應具備的一系列理解、知識、技能與特質等等。它不受...
團體角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體角色(Group Role)目錄1 角色分類1.1 抗拒角色(resistant role)1.2 操縱角色(manipulating role)1.3 協助角色(helping role)2 關鍵字3 參考資料 角色分類一個團體中會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成員,而每個成員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然而不一定每種角色都有助於團體的進行。領導者可透過了觀察了解不同的團體角色後,適時給予回饋或是做反應,以幫助團體的進行。常見的團體角色可分為三種:抗拒角色(resistant role)、操縱角色(manipulating role)和...
人生如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一生如同一齣戲中情節,常有起伏變化常出人意料。如:「人生如戲,不要顧慮太多,先用心扮演好目前的角色要緊。」
討論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培養民主參與的技巧 類型討論教學法的種類或類型很多,包括以下幾種:團體討論、小組討論、腦力激盪、角色扮演、辯論式討論、對話式討論、座談會等。一般而言,在班級團體情境中,團體討論、小組討論是最常被使用的討論法。(林朝鳳,1996;施立菁,2003) 影響因素1.人數多寡,約以五至八人最為理想。2.座位安排,以圍成圓圈,彼此能看到和聽到的方式安排較佳。3.成員組合,高同質性團體容易因為彼此特質相近,而營造強烈的討論氣氛;而異質性團體,則有較佳的討論成效。4.團體凝聚力,高凝聚力的團體較容易遵守團體的規範。5.溝通型態,可分為...
社會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轉換進入新的社會地位或團體之中。教育過程為最佳的代表。 再社會化當個體所擁有的某些社會經驗會妨礙他扮演新的社會角色,或是對社會適應造成負面影響時,個體就需要接受再社會化。再社會化(resocialization)係指「學習新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模組的歷程」。所謂「新模組」是指「不同於個體既有經驗之新的態度和行為模式」 教育與社會化的關係學童在學校獲得認同、學習適合其他社會制度需要的行為模式。學校基本上是兒童第一個接觸階級、科層環境的場所。學校不只教導兒童閱讀、書寫和其他領域的技巧,同時也是訓練他們尊重權威、準時、遵守規定...
概念獲得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敘述定義。學生產生自己的例子。(三)思考策略的分析學生描述思考過程學生討論假設和屬性在辨識概念中所扮演的角色。學生討論所出現的假設的種類和數量  概念教學例證選擇科學性:例證必須真實的、正確的。典型性:有代表性,能夠完整、準確地闡釋事物的本質屬性。易識性:中學生的思維基本上處於形象思維階段,抽象思維和邏輯判斷水平較低。教師舉證時,應多用"看得見、摸得著"發生在學生周圍的事實或過程為例證,幫助他們清晰、牢固地掌握概念。 參考資源李永吟(1997),教學原理。遠流,台北。黃光雄(2004),教學原理。師大書苑,台北。九年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