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0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現實治療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現實治療法中,並未了解到內心壓抑的衝突、潛意識的力量及夢的解析,無法藉更豐富的內容了解案主內心的扎與衝突。另一方面,有此社群接受的教育薰陶並不鼓勵透露個人的欲望需求,需求並非以個人為單位,而是以整體社會群族為單位,因此在探求個人基本生理及心理需求時,會未能明確表述他們的需要。
媽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對母親的稱呼。宋.洪邁《夷堅丙志.卷一○.黃法師醮》:「黃師見夫人在坐,叔介至前,即仆地曰:『媽媽在此,……。』」《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三出》:「奴家爹爹王德用,身為宰執,名號黑王。媽媽兩國夫人劉氏。」(2)對年長婦人的稱呼。明.無名氏《白兔記》第二齣:「東村頭張媽媽,西村頭李媽媽。」《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兩個見是個婦人,無甚妨礙,便動問道:『媽媽何來?為甚這般苦楚?可對我們說知則個。』」(3)對老妻的稱呼。《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張士廉,年過六旬,媽媽死後,孑然一身,並無兒女。」《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衙內告夫人:『媽媽尊察,只取得他來,交為一妳母足矣。』」(4)鴇母。即妓女的假母。《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師師聞道,諕得魂不著體,急離坐位,說與他娘……,李媽媽聽得這話,慌忙走去告報與左右二廂捉殺使孫榮。」元.無名氏《雲窗夢》第二折:「妾身是洛陽樂籍張媽媽是也。來到這汴梁聞知這鄭一女兒月蓮,因不錢,賭氣要賣。」也稱為「媽兒」。(5)婢女對女主人的稱呼。《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四二出》:「(淨、貼)媽媽,莫要提起。(未)照管頭撞。(丑)你與我請府眷轎先去,我一面備馬來。」《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告媽媽,不是錦兒多口,不如媽媽且歸,明日爹爹自歸來。」(6)對婆婆的稱呼。《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惱得心頭火氣沖,不知那個是媽媽,不知那個是公公。」
赤手空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八回》:「我從十幾歲上,拿了一雙白手空拳出來,和吳繼之兩個混。我們兩個向沒分家,到了一百多萬。」 02.《發財秘訣.第一○回》:「他一得了這件事,白手空拳的先就做了兩票小貨,居然叫他賺了一千多。」
狗急跳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垂死
埋頭苦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心志專一,努力工作。[例]他終日埋頭苦幹,期望能早日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學生次級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導社會關懷,愛群體生活,從中追求非功利的友誼,找尋心靈自然的交流。是自我表現的趨向:青少年學生,希望脫成人的束縛,反傳統、反權威的作為,使得個人在同儕團體中獲得敬重。而且,青少年喜歡追求創新、發揮自我,追求自立自主,喜愛直接了當的活動,進一步追求自我表現。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學生次級文化英文關鍵字:Students’ Subcultures 參考資料陳嘉陽(2012)。教育概論(上冊),頁225。教甄策略研究中心。李佳玲(2002)。台中市國民小學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羅明星(2...
遺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失火、火災。《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則聽得街上鬧炒炒,連忙推開樓窗看時,見亂烘烘道:『井亭橋有遺漏!』」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我則聽的張員外家遺漏火發,哎喲天那!諕得我立痴呆了這半霎。」
破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破敗。《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我只道家業還在,如今扎性命回去,學好為人。不料破費至此!」
韌力(resilienc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夠很快的調整生活步調,很快的適應改變之能力或是特質,強調個體在處理痛苦創傷的過程中,能夠有良性的扎和奮鬥,可以積極感受到自己的成長,以及對生活的掌握,而非陷入失敗者的情緒,以憤怒、憂鬱、無力感來滋養其傷痛。這樣的特質可以是先天或是後天所培養的,能夠幫助個人去因應壓力事件,透過覺察自身的正向資源,來解決問題。 韌力之種類Pattishall認為復原力可分成四類:生物遺傳成份,社會環境成份知覺環境成份和人格行為成份。從這四類成份中找到八項與個體復原力有關的保護因子分別為,學校的素質、凝聚的家庭、鄰近的資源、願意付出的成...
林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游泳失事身亡,家裡的生活越來越窘困,甚至窮到只能買零星柴火的地步。身為長子的林良在作家夢和現實生活中扎了很久,最後,在母親和弟妹的體諒下,由二弟負起全家生計的擔子。林良為此很自責,二弟卻安慰他,要他專管寫作。這樣困苦、流離卻依舊溫暖和諧的家庭生活,對林良日後的人生觀和創作影響相當大,讓他能夠用溫厚而寬闊的心胸來審視自己的生活,在心中不會留下憤世嫉俗的火苗。  在八年抗戰結束後,中央政府招考國語推行員到台灣。二十二歲的林良考上了,進入國語推行委員會。林良先是乘船到高雄,搭乘火車一路直達台北,自此落腳台北,從事國語文的推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