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課程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何機關或組織都會有自己的政策(即引導行為的原則),以處理不斷發生的問題或行為。學校是一個機構,本身也會有關學生的成績、髮式、服裝、教學分組等規定,這些是屬於自己校內發展的政策,也有來自校外的政策:如來自中央教育部、省市教育廳局或縣市教育局或立法院所指示有關學校必須實施的政策。學校政策中則以學校應教些什麼的政策指示最為重要;這些明確指出或要求學校應該、可以或必須教導的內容等指引行動的指示,稱為課程政策。而形成這些政策的過程,稱為課程決策;課程決策通常會明確指出誰可以參與決定並確定其決定權。此兩種是在論及課程政策時經常為研究者所分析的重點。
  課程政策是控制課程發展與課程實施的原...
  民族藝術教育政策規定是在一九八一年〔關於加強民族藝術教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出的,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各民族地區加強藝術院校的建設。要辦好已建立的藝術學校,根據需要與可能,適當發展一些新校。2.各民族地區高等藝術院校要培養藝術創作、理論、研究、導演、表演、普通教育藝術師資及文藝普及工作者,同時建立研究、實驗機構,成為以教學為主的教學、創作(演出)、研究相結合的中心。3.各民族地區的藝術院校應以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招生實行擇優錄取和適當照顧相結合。4.發展少數民族藝術教育,在教育體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要適合少數民族特點,尤其要保持並發展民族文藝特點、風格和獨特的藝術品種,...
職業技術教育政策(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職業技術教育政策係指根據有關職業技術教育的教育方針、路線、任務,為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而制定的行動準則。一般用文件的形式頒布,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宏觀的總政策,包括改革和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路線、方針、原則、制度、體制、結構和目標方向等全局性的決策;另一類是微觀的具體政策,包括學校的教育、教學、招生、畢業生分配安排、教師、經費、校舍、設備設施等方面的具體規定。
  一九八○年由國務院批轉教育部、國家勞動總局〔關於中等教育結構改革的報告〕,要求各級政府、各部門都要予以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建議各省、市、自治區建立領導小組,統管中等教育結構改革和職業技術教育,並對各部門如何協調配合...
釣魚政策(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釣魚政策」是大陸地區為籌措辦學經費由上級政府通過少量款項來吸引當地資金政策的形象比喻,在國際上稱為「配款」(Matching)辦法。
  「釣魚政策」一般採取兩種辦法,一是發動地方自籌資金改善辦學條件,上級政府撥出少量款項進行獎勵;二是上級政府提供一定的教育專項資金,要求下級政府按一定比例多渠道籌措資金配合使用。
  一九八一年至一九九一年期間,大陸中央政府採用撥出少量資金獎勵的政策,吸引地方資金一○六五‧九億元,其中地方各級政府財政撥款三五七‧四五億元,基本上達到了中小學「一無兩有」的辦學條件(校校無危房,班班有教室,學生人人有課桌凳)。
  大陸地區的海外留學生管理政策,大致包括:駐外使(領)館代表國家管理留學事務,保護留學生的合法權益,對留學生的學習研究工作和日常生活給予幫助,為之排憂解難,並及時向他們介紹國內的情況;同時,駐外使(領)館有責任教育海外留學生遵守所在國的法律,努力學習,自尊自愛,與當地人民友好相處,熱愛祖國,維護祖國的榮譽和利益,為國爭光。
時事政策報告(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事政策報告是大陸地區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教育形式,一般在校內舉行。主要內容為講解當前的形勢任務和方針政策。定期或不定期舉行,目的在幫助學生及時了解國內外形勢和國家的重大事件,以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措施等。
農村教育政策(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農村教育政策係指為改革和發展農村教育而制定的行動準則。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宏觀的總政策,包括農村教育的路線、方針、原則、制度、體制、結構和目標方向等全局性的決策;另一類是微觀的具體政策,包括學校教育教學、教師、學生、經費、校舍、設備設施等方面的具體規定。
  根據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農業現代化對農村教育的緊迫需要,一九八三年五月六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加強和改革農村學校教育若干問題的通知〕,對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系列問題,諸如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堅持多層次、多規格、多形式辦學,改革中等教育結構,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和多管道解決教育經費等作了明確的規定。隨...
教材政策(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教材政策係指國家制定的關於教材編寫、審定、出版、評估等工作的具體準則。
  大陸中小學教材必須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對教材的內容、體系、文字、插圖及練習等都須依據國家教育委員會一九八七年十月發布的〔中小學教材審定標準〕審定之。高等學校的教材政策主要體現在國家教育委員會於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制定的〔高等學校教材工作規程(試行)〕中,鼓勵不同學派、持不同學術觀點的經驗豐富的教師編著和翻譯教材,但要保證品質,並強調交流在高等學校的重要性。另外,要求對高等學校的教材要開展認真的評估,優秀教材要給予獎勵並積極推廣,國家教育委員會於一九八七年三月發布〔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勵試行條...
土地保護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自然資源保護的觀點,引導人類合理開發與利用土地資源,使土地為人類持續創造更多財富並達到持續發展的指導原則。其內容主要有:加強土地資源的調查規劃、科學開發利用土地;嚴格控制城鄉建設用地,保護農地;農業發展必須提高單位面積生產量,採集約經營方式並整治已退化的土地;預防土地破壞及劣化,加強土地管理等。
教育財政政策(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自一九七八年以來,教育經費逐年增長。一九八五年中共中央頒布的〔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規定,實行基礎教育由地方負責,分級管理,改革教育體制和教育經費投資管道,加強了地方政府的辦學責任。同時,該決定還強調教育經費的投入應保證「兩個增長」的原則,即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撥款的增長要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並使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一九九○年代以來,由於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教育經費緊缺的問題日益突現。一九九三年二月三日中共中央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了各級政府、社會各方面和個人都要努力增加對教育的投入,確保教育事業優先發展。要逐步建立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輔之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