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03.1248 ms
共 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易近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平易近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平易近人」原作「平易近民」。據《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載,周公和姜太公都因為輔佐武王打敗商紂有功,分別受封於魯和齊。但是周公一直留在都城協助處理政事,就派他的兒子伯禽去管理。伯禽上任三年後才向周公回報政績,而姜太公上任五個月就回報他的政績。原來伯禽為了改革魯地的風俗和禮制,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完成;姜太公則是簡化君臣之禮,順應齊地風俗來治理。周公在聽到伯禽遲於回報的原因後,就曾嘆氣說:魯國將來會臣服於齊國,因為政令平和簡易,貼近民意,人民必定會來歸順。後來「平易近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態度和藹親切,容易接近。亦用來形容詩文淺白易懂。
|
珠遺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可以說是遺漏在滄海裡的一顆明珠啊!」閻立本就薦舉他為并州法曹參軍。狄仁傑一生忠於唐室,勤於吏職,政績頗著,又剛正不阿,敢於直諫,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及人民的擁戴,終能上承貞觀,下繼開元,為唐朝開展另一個盛世。後來原文中的「滄海遺珠」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被埋沒的人才或珍貴事物。
如果單就「遺珠」的典故來看,那在《莊子.天地》裡頭就已經有一則關於「遺珠」的寓言。傳說黃帝到赤水北方遊歷,在路上遺失了寶珠,便派出足智多謀的知去尋找,結果沒有找到;於是又派眼明手快的離朱和喫詬去尋找,還是沒有找到;最後黃帝沒法子,只好派出平時就糊裡糊塗的象罔,結果寶珠卻被他找到了。因此黃帝驚訝道:「我派出那麼多精明幹...
|
如指諸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八佾》:「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用以比喻對事情熟悉了解或容易辦成。宋.蘇軾〈范文正公文集敘〉:「淮陰侯見高帝於漢中,論劉項短長,畫取三秦如指諸掌。」宋.楊萬里〈荐舉王自中曾集徐元德政績同撫司奏狀〉:「壽皇論天下事,如指諸掌,風生穎脫,有過人者。」
|
察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察探訪。《宋史.卷二二.徽宗本紀四》:「以淮甸旱,飢民失業,遣監察御史察訪。」《老殘遊記》第四回:「因想沿途打聽那玉賢的政績,故緩緩起行,以便察訪。」
|
治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政績
|
豺狼橫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西漢潁川人,生卒年不詳。以明經為郡吏,薦為議郎,遷諫大夫。成帝時歷任益州、冀州刺史,拜廣漢太守,政績佳,吏民稱頌,後為京兆尹。哀帝時徵為諫大夫,遷司隸。尚書僕射鄭崇下獄,寶為之申冤,免為庶人。平帝時復起為大司農,後坐免,終於家。
(12) 豺狼:兩種貪狠殘暴的野獸。比喻狠毒的惡人。
(13) 橫:音ㄏㄥˋ,橫行。
(14) 狐狸:狐狸生性狡猾多疑,故多用來比喻狡詐而作惡多端的壞人。
|
遺珠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可以說是遺漏在滄海裡的一顆明珠啊!」閻立本就薦舉他為并州法曹參軍。狄仁傑一生忠於唐室,勤於吏職,政績頗著,又剛正不阿,敢於直諫,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及人民的擁戴,終能上承貞觀,下繼開元,為唐朝開展另一個盛世。後來原文中的「滄海遺珠」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被埋沒的人才或珍貴事物。
如果單就「遺珠」的典故來看,那在《莊子.天地》裡頭就已經有一則關於「遺珠」的寓言。傳說黃帝到赤水北方遊歷,在路上遺失了寶珠,便派出足智多謀的知去尋找,結果沒有找到;於是又派眼明手快的離朱和喫詬去尋找,還是沒有找到;最後黃帝沒法子,只好派出平時就糊裡糊塗的象罔,結果寶珠卻被他找到了。因此黃帝驚訝道:「我派出那麼多精明幹...
|
豺狼塞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西漢潁川人,生卒年不詳。以明經為郡吏,薦為議郎,遷諫大夫。成帝時歷任益州、冀州刺史,拜廣漢太守,政績佳,吏民稱頌,後為京兆尹。哀帝時徵為諫大夫,遷司隸。尚書僕射鄭崇下獄,寶為之申冤,免為庶人。平帝時復起為大司農,後坐免,終於家。
(12) 豺狼:兩種貪狠殘暴的野獸。比喻狠毒的惡人。
(13) 橫:音ㄏㄥˋ,橫行。
(14) 狐狸:狐狸生性狡猾多疑,故多用來比喻狡詐而作惡多端的壞人。
|
豺狼當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西漢潁川人,生卒年不詳。以明經為郡吏,薦為議郎,遷諫大夫。成帝時歷任益州、冀州刺史,拜廣漢太守,政績佳,吏民稱頌,後為京兆尹。哀帝時徵為諫大夫,遷司隸。尚書僕射鄭崇下獄,寶為之申冤,免為庶人。平帝時復起為大司農,後坐免,終於家。
(12) 豺狼:兩種貪狠殘暴的野獸。比喻狠毒的惡人。
(13) 橫:音ㄏㄥˋ,橫行。
(14) 狐狸:狐狸生性狡猾多疑,故多用來比喻狡詐而作惡多端的壞人。
|
格格不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淵的學說後來由明朝的王守仁繼承,成為陸王學派。在〈與徐子宜書〉中,陸九淵提到劉文潛在江西作官時,頗有政績,等他到了湖、廣作官,評價就大不如前。陸九淵曾聽兄長提起劉文潛,以為他必不是個庸碌之輩,後來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他認為劉文潛在滿足自己的私慾上,無所不取,絲毫沒有畏懼;但是論到誠意正心等道德修養時,就顯得抵觸而不能相合,並以此自謂為光明公正。後來「格格不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抵觸阻隔而不相合。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