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卡曼紐歌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舞名。此名詞為法文,亦指「喀地干」(Cardigan)毛衣;然而,以舞蹈的角度而言,此詞目源自較古老的羅曼斯語系,與「卡門」(Carmen)有關,傳統上指的是愉悅之吟唱。有人說此名詞來自義大利的卡曼紐拉(Carmagnola)。法國版的《卡曼紐歌舞》始於1792年,風行於馬賽的河川地,此舞具《法朗多舞》(Farandole)的風格,舞者呈鏈狀隊型,一路跳下街頭,且繞過「自由樹」(Trees of Liberty)與「斷頭台」(Guillotine),吸引路人加入。跳舞時,並哼唱一曲不知原作者的歌曲,後來,大家稱此曲為「卡曼紐歌」。法國大革命後,此舞形式開始起變化,版本不一。然而,卡曼紐╱法朗...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魏德曼,查理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他是美國的舞者、編舞家和舞蹈教育的先驅,1901年生於內不拉斯加州(Nebraska)林肯市。自幼喜歡舞蹈,1915年看了一場丹尼蕭恩舞團(Danishawn)的演出,決心要成為一個舞蹈家。1920-1928年成為該團的舞者。之後為了個人的理想與韓福瑞同時退出,於1928年合組韓福瑞-魏德曼舞團(Humphrey-Weidman Company)。1930年代初期,以編舞家身份把他的幽默才華帶到百老匯,然因執著於舞蹈拓荒之信念,再度回到舞團展開豐富的創造歲月。1945 年韓福瑞因傷退出舞台,他們的舞團也因此解散,他於是自己建立學校並於1948年再組舞團,進行創作與教學。其最著名的代表作《...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歐建平《舞蹈名人錄》1997。
|
史(蒂芬).波(茲曼)二氏常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照史(蒂芬).波(茲曼)定律,在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的黑體輻射熱量和黑體絕對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此比率常數稱(蒂芬).波(茲曼)常數。
|
曼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樂聲悠長柔細,悅耳動聽。南朝梁.蕭統〈七契〉:「與金石而鏗鏘,共絲竹而曼靡。」
|
查理曼帝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法蘭克國王查理曼(Charlemagne)於西元八、九世紀向四方征討,擴展版圖,統治了西歐及南歐大半地區。西元八○○年,受羅馬教宗加冕,稱帝,遂稱法蘭克王國為「查理曼帝國」。
|
北日耳曼聯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八六六年,普奧戰爭後,普魯士結合德意志聯邦各國,組成北日耳曼聯盟,至一八七一年,建立德意志帝國。
|
雅凡曼盲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ansoniella yafanae Lin, 2000 雅凡曼盲椿,為學者林政行(Cheng-Shing Lin)於2000年發表在中華昆蟲研究報告之新種。本種屬於小型盲椿,體長約6.4mm,身體細長有光澤,半翅鞘上具有濃密的灰白色半直立毛。頭為暗褐色,頭頂褐色平滑無毛、在中央和後面末端的部份有珊瑚紅色線條,額和唇基基部為暗褐色。頭部具有明顯頸部,頸部背面和側面為暗褐色。口喙短。前胸背板褐色且前面部分變窄。本種外型與 M. cristata Hu & Zheng, 1999類似,但是本種前胸裂片前面沒有側向、縱向的脊起,和小盾片中間缺少一紅色條紋,以及革質前緣的後半部份較少凸起等,這些特徵...
|
包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識包曼包曼(Zygmunt Bauman, 1925-)是當前英國社會學界的思想大家,其著作數量及品質同優,幾與紀登斯(A. Giddens)旗鼓相當。包曼為猶太裔波蘭人,使其游移不定的離散命運,也激勵他現身學術的堅強使命,彼此激盪,相互交錯,形成一幅人生際遇與學術研究交融一體的景致。 核心理念
|
羅曼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她是臺灣的舞者、舞蹈教師和編舞者。1955年生於宜蘭。1974年隨劉鳳學習現代舞並於1976年參加她的「新古典舞團」。留學美國獲得紐約大學舞蹈系碩士。曾多次赴美到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艾文.艾利(Alvin Aley)、荷西.李蒙(José Limón)等舞團習舞,並參加百老匯舞台劇《國王與我》,與尤伯連納同台巡迴演出。1981年加入「雲門舞集」,成為「雲門舞集」的獨舞者及編舞。1994年與吳素君、葉台竹、鄭淑姬成立「臺北越界舞團」。1999年擔任「雲門舞集2」的藝術總監。2000年獲得國家文藝獎舞蹈獎。作品有:《兩人之間》(1982)、《羽化》(1986)、《城市...
徐開塵《羅曼菲──紅塵舞者》2002。
|
曼徹斯特科技大學(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該大學的前身是一八二四年成立的科技學院。一九○五年改制為大學,主要頒發理學士、工程學士、理學碩士和哲學博土等學位;該大學以科技課程聞名,距曼城大學不遠,兩校合作關係密切。
校園在一九六○至一九九○年間才開發完成,近Manchester市中心。現有五千八百多名學生,約有一千名來自海外。與Manchester大學共用距校區不遠的宿舍「學生村」和運動及福利設施。 一九九二年大學撥款委員會(University Funding Council)評鑑結果排名第七。 學校有一系列的教學與實驗設備,包括一座達工業標準的化工示範工場。電腦設備規模龐大,英國全國電腦...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