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6.73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者還有爭議。所以,就文獻而言,「周」應該是後來加上去。若以《周禮》的系統來看,《三易》的名稱皆無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釋為「周普」和其它兩種占筮書,比較能夠相應。然而夏代是否有《連山易|連山》、商代是否有《歸藏》也都還是問題。兩書很可能也是「古史積累說」所言的現像。所以比較肯定的是,《易經》或《周易》原來只稱為《易》。 「易」,也有幾種解釋: 易由蜥蜴而得名,為一像形字,此說出自許慎《說文解字》;而蜥蜴能夠變色,俗稱「變色龍」,所以「易」的變易義,為蜥蜴的引申義。 必須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當以西周禮樂制...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的代表,以關羽成為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例子,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過程請參考下表: 朝代 皇帝 時間 封號 北宋 宋徽宗 崇寧元年(1102年) 忠惠公 北宋 宋徽宗 崇寧三年(1104年) 崇寧真君 北宋 宋徽宗 大觀二年(1107年) 武安王 北宋 宋徽宗 宣和五年(1123年) 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高宗 建炎二年(1128年) 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孝宗 淳熙十四年(1187年) 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 元泰定帝 天曆八年(1335年) 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 明神宗 萬曆四十二年(1613年) ...
高風峻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紹膺3>遺祉4>,亮節三恪5>,侯服6>千祀。悠悠訖茲,徽烈不巳。 〔注解〕 (1) 殷:殷商,朝代名。西元前1751∼前1111。成湯始號為商,傳至盤庚,改號為殷,合稱為「殷商」。 (2) 周:朝代名。西元前1122∼256。周武王滅商至周赧王為秦所滅,共歷八百六十七年。前期都鎬京,自武王傳至幽王寵褒姒亡國,十二君,歷三百五十二年,史稱「西周」。自周平王東遷雒邑至周赧王亡國,二十二君,歷五百一十五年,史稱「東周」。 (3) 紹膺:繼承。膺,音|ㄥ。 (4) 祉:音ㄓˇ,幸福。 (5) 三恪:周武王克殷,封前三朝的後裔以王侯名號,稱為「三恪」。一說封虞、夏、殷之後於陳、杞、宋。一說...
土崩瓦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況群臣百姓能為亂乎哉!此二體者,安危之明要也,賢主所留意而深察也。……」 〔注解〕 (1) 秦:朝代名。西元前248∼前207,戰國秦滅六國後,秦王政統一天下,建都咸陽,實行中央集權。因秦始皇專制獨裁,二世皇帝殘暴統治,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後為劉邦所滅。 (2) 吳:國名。周代太王長子泰伯受封於吳地,在今江蘇省吳錫縣。傳至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3)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4) 齊:國名。位於今山東省一帶。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傳至戰國時,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5) 趙:...
改朝換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翻舊有的朝代,代之以新建立的政權。如:「歷史上每當改朝換代,就會犧牲許多性命。」
世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朝代,年代。《漢書.卷一八.外戚恩澤侯表》:「世代雖殊,其揆一也。」南朝宋.謝惠連〈祭古冢文〉:「銘誌不存,世代不可得而知也。」
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因天子受命於天,故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稱為「革命」。《易經.革卦》:「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孤詣苦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集》。在〈論詩絕句〉中,屈復自述其創作理念,他認為自三代以後,文人都喜好美名,彼此互相輕視,而各個朝代均有傑出的人才,就像春天的繁花既多又燦爛。又自謙自己雖然像野花一樣沒什麼才華,但仍費盡心力,從事創作,希望達到別人所達不到的境界,亦不敢跟隨流俗,任意輕視宋元的詩人。後來「苦心孤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費盡心思,專心研究,達到他人所達不到的境地。
科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它是為國家舉材的制度,開始於隋代(西元五八一至西元六一七年),經過了唐 宋、元、明、清歷代一千多年的發展,成為各朝代取士用人的正途。科舉制度在滿清統治中國時的方式是,目錄1 秀才考試2 舉人考試3 會試4 科舉的出題 秀才考試每三年舉行二次,又稱「縣試」、「小試」或「童子試」。分為歲試、科試。由各縣級政府主辦。合格者稱為「生員」,習慣上稱為「秀才」。歲試: 逢辰、戌、丑、未年 文武童生並考。科試 逢寅、申、己、亥年,僅限文童生考。 舉人考試稱為「鄉試」由省級政府在各省省會在秋八月舉辦,三年一科又稱為「乙...
宦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監。舊時宮中侍奉君王及其家屬的官員,由閹割後的男子充任。[例]歷史上常有宦官與外戚干政而導致朝代滅亡的例子。 △太監、宦者、宦侍、寺人、閹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