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山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的洞穴。唐.劉得仁〈題王處士山居〉詩:「溪雲常欲雨,山洞別開春。」《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走到天晚,只聽得山洞裡大吼一聲,又跳出一隻老虎來。」
唯實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自然」作為科學知識認識的對象,Knowledge is power.;提出四種偶像:種族的偶像、洞穴的偶像、市場的偶像、劇場的偶像。笛卡兒理性演繹法;強調「懷疑」,名言:I think, therefore I am.;提出「知識樹」的概念:人的知識就像一棵樹,形上學就像樹根,自然哲學就像樹幹,其他學問(醫學、道德學…)就像樹的枝葉和果實。
徐霞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喀斯特地貌類型分怖和差異有詳細的考察和科學的記述。光是在廣西、貴州、雲南三省,他就親自探察270多個洞穴,且有方向、高寬、深度之具體記載並初步論述成因,他是中國和世界廣泛考察喀斯特地貌的卓越先驅。同時對長江源頭作了考察,糾正了文獻記載的關於中國水道源流的一些錯誤,如否定《尚書》以來流行一千多年的“泯山導江”舊說,肯定金沙江是長江上源。正確指出河床坡度和侵蝕力成正比。再者還觀察記述了很多植物的生態品種,明確提出了地形、氣溫、風速對植物分布和開花早晚的各種影響。而且調查了雲南騰衝山的火山遺蹟,科學記錄與解釋了噴發出來的紅色浮...
有袋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很大的育嬰袋,有袋動物的育嬰袋大小差很多。有袋動物的不同體型反映了牠們不同的生活方式,有在樹上、挖洞穴居住、水中生活、還有的是靠常常的後肢跳躍的草食性動物。有袋動物包含袋鼠、小袋鼠和無尾熊。有待動物在胎兒未發育成熟時就已經出生,牠們在媽媽的育兒袋中一直待到身體發育成熟。育兒袋裡面有乳頭,幼兒無須出來就能吸吮到乳汁。有袋動物主要生活在森林裡或草地上,其中許多較小的動物只在夜間出來活動。有袋動物總共有250種,大部分生長在澳洲或巴布亞幾內亞,不過至少有75種生活在美洲。(註2)2. 有袋動物有些滅絕,有些數量大量減少,很多...
鼬科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兔(牠們會在穴兔前不停跳來跳去,而穴兔就會被催眠一般,等牠們醒來想逃脫也來不及了。另外白鼬在空樹幹或洞穴中繁殖後代。(註2) 黑腳鼬現在已經沒有野生的黑腳鼬了,因為牠們唯一的食物-草原犬鼠被認為是害獸,遭到大規模獵殺,所以黑腳鼬也因此絕種。(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鼬科動物英文關鍵字: mustelid 參考書目註1:大不列顛動物百科,Joyce pope著,明天國際圖書,2006,頁120-121。註2:動物大驚奇,戴維伯尼爾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明天國際圖書合作出版,頁271。
穿山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我們測量一隻全身(含尾巴)56公分的穿山甲時,牠伸出在口外的舌部分就可長達9公分。擅挖掘,白天居於洞穴,夜晚外出活動覓食。食蟲性,食物以螞蟻,白蟻為主,通常都會爬上樹幹找到舉尾蟻蟻巢後,就用前爪將巢抓開,此時舉尾蟻會一湧而出,穿山甲便用長舌左右來回地舔食。遇危險時頸向腹部彎曲成球型以避敵害。棲息於山麓海拔1000公尺左右的原始森林。(註1) 生態習性穿山甲善挖掘,白天蟄居於洞穴,夜晚外出活動。行走緩慢,然而卻有爬樹和游泳本領。(註2) 面臨問題棲...
人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儒艮的別名。參見「儒艮」條。
2.鯢魚的別名。參見「鯢魚」條。《山海經.北山經》:「其中多人魚。」晉.郭璞.注:「或曰:『人魚即鯢也,似鮎而四足,聲如小兒嗁。』」
3.傳說中人身魚尾的生物,其容貌美麗。《天中記》卷五六引《徂異記》:「沙中有一婦人,紅裳雙袒,髻鬟亂肘,微有紅鬣,查命水工以篙擔水中,勿令傷婦人,得水偃仰,復身望查,拜手感舞而沒。水工曰:『某在海上,未省此何物?』查曰:『此人魚也!』」
墓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埋葬棺木的洞穴。如:「考古隊在墓穴中發現不少陪葬的古物。」
石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石灰岩洞穴中似筍狀的沉澱物。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由含石灰質的滴水從洞穴逐漸下滴於地面,沉澱物逐漸增高而形成。
石鐘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質學上指降落在石灰岩地面的雨水,沿岩層縫裂溶蝕石灰岩,等到雨水因碳酸氫鈣含量飽和而從洞穴頂部下滴時,而逐漸凝固成的沉積物。狀如鐘乳,故稱為「石鐘乳」。 △鐘乳石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