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4968 ms
共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善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籍貫不詳,早年出家,四處雲遊,在河西時遇見淨土宗大師道綽,拜道綽為師,專修念佛。後在長安廣行教化,從者不可勝計。著有《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一卷、《往生禮讚偈》一卷等。後人尊為淨土宗二祖,也稱為「光明大師」。
|
肅然生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肅然起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暉,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握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
心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心清淨沒有染汙。《維摩詰所說經.卷上》:「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
念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憶念佛陀名號、形相、功德的修行方法。為六念之一。後發展成三種方式:一、稱名念佛(用口誦念佛陀名號)。二、觀想念佛(專心憶念佛的相貌及所居佛土)。三、實相念佛(觀佛法身非空非有中道實相)。在中國,因淨土宗的盛行,念佛成為最普遍的修行法門之一。而以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為主,亦有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十二月》:「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念佛。」《初刻拍案驚奇》卷六:「到內定念佛,看經體格,終須是婦女,交搭更便。」
|
渾掄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延壽禪師。
(6) 延壽:釋延壽,生卒年不詳。棄吏出家,五代時於杭州永明寺,倡導禪淨兼修,發揚「淨土思想」,圓寂後賜號「智覺禪師」。
(7) 渾崙:同「囫圇」、「渾淪」。指整個的,完整的。〔參考資料〕 《朱子語類.卷一二四.陸氏》而今不欲窮理則已,若欲窮理,如何不在讀書講論?今學者有幾個理會得章句?也只是渾淪吞棗,終不成又學他,於章句外別撰一個物事,與他鬥。
|
凜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肅然起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暉,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握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
悚然生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肅然起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暉,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握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
藥師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全稱為「藥師琉璃光如來」。為東方琉璃淨土的教主。藥師本用以比喻能治眾生貪、瞋、痴的醫師。在中國佛教一般用以祈求消災延壽。也稱為「大醫王佛」。
|
無量壽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佛教典籍,二卷。三國魏康僧鎧譯。本經和《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合稱淨土三經。現存除僧鎧的譯本外,尚有支婁迦讖譯的《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支謙譯的《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菩提流志譯的《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法賢的《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都是本經的異譯本。本經述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由來。對阿彌陀佛的信仰和中國淨土宗的成立有決定性的作用。本經現除漢譯本外,尚有梵文原典和藏文譯本傳世。
|
鞏縣石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南省鞏縣洛河北岸斷崖上的石窟。根據石窟內所發現的最早石刻題記,係北魏普泰元年(西元531)開鑿。規模雖不大,但因河水上漲,久為泥沙封埋,不少造像反得完整的保存下來。也稱為「淨土寺」。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