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可如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毫無辦法。形容事情已成定局而無法改變。《儒林外史》第五四回:「知道事已無可如何,只得叫他寫了一張紙,自己帶著女兒養活去了。」《紅樓夢》第二回:「雖有幾房姬妾,奈他命中無子,亦無可如何之事。」也作「無可奈何」。
二豎為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晉侯病重,夢到病症化為二個小孩在對話,說要逃到膏肓之間,使良醫來了也無可奈何。典出《左傳.成公十年》。後遂以二豎為虐比喻病魔纏身。
無如之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可奈何、沒有辦法。《禮記.大學》:「小人之使為國家,菑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東周列國志》第四八回:「楚勢甚盛,若不乞降,早晚打破城池,雖晉亦無如之何矣!」也作「無如奈何」。
主憂臣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王有憂患,臣子無法分憂解勞,是臣子的過失恥辱。常作為臣子向君王表示忠誠的話。《三國演義》第三三回:「丞相差矣,某聞主貴臣榮,主憂臣辱,某久事袁氏,豈可背之!」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一折:「因此聖人懷憂,無可奈何。便好道主憂臣辱,主辱臣死。若不與主上分憂,豈為臣子之道。」
不怕官,只怕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直接受人管轄,無可奈何,只得聽命於人。《水滸傳》第二八回:「好漢休說這話!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簷下,怎敢不低頭!」也作「不怕縣官,只怕現管」。
孽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謙稱自己的幼兒,帶有無可奈何的語義。《聊齋志異.卷二.蓮香》:「蓮舉一子,產後暴病,日就沉綿,捉燕臂曰:『敢以孽種相累,我兒即若兒。』。」
黑色喜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透過喜劇的形式,揉入病態或恐怖的成分,以表現人生荒謬與無可奈何的困境。題材廣泛,如諷刺政府、呈現醜陋人性、批判社會現實等,內容憤世嫉俗,具悲劇的精神。
螢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螢火蟲所發出的光。唐.王禹偁〈新秋即事〉詩:「煙瞑小窗螢火碧,雨昏幽徑蓼花紅。」《三國演義》第三回:「正無可奈何,忽有流螢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飛轉。陳留王曰:『此天助我兄弟也!』遂隨螢火而行,漸漸見路。」
向若之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實在是太狹小了!」後來,「望洋興嘆」這句成語就從「望洋向若而嘆」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因力量不夠而感到無可奈何。後人也有望文生義,誤解「望洋興嘆」為對著大洋興嘆,此解不可取。
奈如之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無可奈何」。見「無可奈何」條。01.《飛龍全傳》第三一回:「雖承美意保佐本帥起兵,只怕德薄福微,不能成事;日後僨敗,不但辜負眾位之心,且使本帥亦無存身之地,奈如之何?」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