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5.80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d helplessness)。塞利格曼認為長期陷入被動與無助情境下的人,他們學到的是無力改變現狀的無可奈何,放棄採取任何有建設性的行動。當個體學習到行為與結果是無關的,換言之,不論採取任何行動,都不可能對結果有所改變時,有可能就會放棄嘗試,而這種使個體變得退縮或似乎只能接受任何結果發生在他們身上時的狀況,就會產生學習無助感。在教育的情境上,教師應強調班級內的學習成果是繫於個人的努力,因為可以讓學生比較願意為學習成果而付出,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努力獲得應有的成功和鼓勵。若學生在學校長期感覺個人的努力無法影響...
執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持自己的意見。《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傳》:「安石性強忮,遇事無可否,自信所見,執意不回。」《紅樓夢》第六二回:「彩雲見如此,急的發身賭誓至於哭了,百般解說。賈環執意不信。」
眼巴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面對事情的發生,卻無可奈何。《文明小史》第一○回:「傅知府無可如何,也顧不得上司責問,只得將一干人鬆去刑具,眼巴巴看著領去。」
不得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心中所願,無可奈何,不能不如此。《三國演義》第二七回:「吾非欲沿途殺人,奈事不得已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四:「程元玉不得已,又隨他走,再度過一個岡子,越發比前崎嶇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湖,原指江河湖海,後指鄉野草莽,今日則指人生社會。全句意謂處身於人世社會中,有許多事情是無可奈何而個人不能作主的。如:「你以為我喜歡做這事兒?我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顧全大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顧慮整體的利益,使不受損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一回:「然而要顧全大局呢,也有個無可奈何的時候。」
夙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早到晚。《詩經.大雅.烝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天久不雨,朕夙夜焦愁,無可奈何!」
望洋興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仰視著海洋發出感嘆。語本《莊子.秋水》:「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後比喻因眼界大開而驚奇讚嘆或因能力不及而感到無可奈何。《糊塗世界》卷六:「佘念祖未到的時候,滿心高興,頗有躍躍欲試的意思,到過之後,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覺得望洋興歎了。」也作「望洋驚嘆」。
莫可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辦法,不知如何是好。如:「人生有許多莫可奈何的事,只能默默承受。」也作「無可奈何」。
為之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此當如何?見「無可奈何」條。01.《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優孟》:「寡人之過,一至此乎!為之奈何?」02.明.周履靖《錦箋記.協計》:「有意了,只不肯如此,為之奈何?」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