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火焚燒自己。比喻自我毀滅。唐.杜牧〈原十六衛〉:「使外不叛,內不篡,兵不離伍,無自焚之患。」《三國演義》第二八回:「雲自別使君,不想公孫瓚不聽人言,以致兵敗自焚。」
|
墮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掉落地上。《三國演義》第七回:「瓚弓箭盡落,頭盔墮地;披髮縱馬,奔轉山坡。」
|
窮兵極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好防備的人一定會受傷,用盡全部兵力的人一定會招致滅亡。
「黷武」則是出自《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劉虞》,根據記載,節度使劉虞對公孫瓚原本就有些不滿,後來又因為兒子劉和在公孫瓚陰謀下被袁術扣留做人質,仇怨就更深了。公孫瓚雖然幾次和袁紹交戰都吃敗仗,但還是持續出兵攻打,劉虞一方面擔心他用兵無度,任意發動戰爭,一方面又怕他勢力過大掌控不住,所以不讓他再度出兵。就這樣兩人結怨愈來愈深,最後劉虞發兵攻打公孫瓚,結果兵敗,被誣陷想要謀反而遭處斬。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窮兵黷武」一個成語,用於表示恣意運用兵力,發動戰爭。
|
冷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出帶有譏誚、輕蔑、不滿、或怒意的笑。唐.李白〈上李邕〉詩:「世人見我恆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三國演義》第五回:「紹舉目遍視,見公孫瓚背後立著三人,容貌異常,都在那裡冷笑。」
|
唾手可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唾手可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三國時代,群雄並起,公孫瓚據有冀州,與袁紹對峙,情勢本大有可為。但在一連串的戰爭之中,公孫瓚敗多勝少,原本的雄心壯志逐漸地消磨殆盡,於是興起了避世的念頭。公孫瓚找到了易守難攻的易京做為據點,將之建築成堅不可摧的堡壘。他先在堡壘的外圍挖掘了十道塹壕,又在其內填起多座高大的土丘,土丘之上再建築高樓,自己便住在當中最堅固、高大的高樓之內。他又在堡壘之中儲存了三百萬斛的米糧,打算休養生息,直到天下大勢底定。有人問公孫瓚為何如此時,他回答說:「當初我以為平定天下,唾掌可決。從今日的形勢看來,並非如此。不妨暫時退守,以待時機。」可惜公孫瓚消極守成的想法,反而讓他...
|
趙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29)字子龍,三國時常山真定人。初從公孫瓚,後歸附劉備。勇敢善戰,以忠勇著稱。封永昌亭侯,累遷鎮軍將軍,卒諡順平。
|
縱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駕馭馬匹。《三國演義》第七回:「瓚弓箭盡落,頭盔墮地;披髮縱馬,奔轉山坡。」《西遊記》第一九回:「三藏縱馬加鞭,直至樹下。」
|
卷旗息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水中死者甚多。 〔注解〕
(1) 雲︰趙雲(?∼西元229),字子龍,三國時常山真定人。初從公孫瓚,後歸附劉備。勇敢善戰,以忠勇著稱。封永昌亭侯,累遷鎮軍將軍,卒諡順平。
(2) 還:音ㄒㄩㄢˊ,隨即、立刻。
(3) 趣:同「趨」。
(4) 圍:戰事的包圍陣勢。
(5) 張著: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
(6) 沔陽:今陝西沔縣東南,因在沔水之陽而得名。
(7) 張翼:字伯恭,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官至綏南中郎將,建興年間因討伐劉冑有功,封為都亭侯,後為鍾會亂兵所殺。
(8) 偃:音|ㄢˇ,放倒。
(9) 蹂踐:踐踏。蹂,音ㄖㄡˊ。
|
長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迅速前進,毫無阻礙。《文選.曹植.白馬篇》:「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三國演義》第七回:「公孫瓚將燕、代之眾,長驅而來,其鋒不可當。」
|
奔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奔走追逐。如:「獵人一見獵物出現,便合力奔逐圍捕。」《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公孫瓚》:「每聞有警,瓚輒厲色憤怒,如赴讎敵,望塵奔逐,或繼之以夜戰。」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