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3.49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活規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活規範是民國五十一年(1962)七月教育部修正公布之〔國民學校課程標準〕中「公民與道德」一科的內容之一。其旨在養成兒童優良的習慣,使知應對之禮,進退之力,起居規律等,以奠定日常生活行為的基礎;特別注重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國民的基本習慣、態度及品德。其內容綱要與實施項目如下:
  (1)敬禮:包括對尊長、對平輩、對國旗及國父遺像敬禮。(2)言語:包括二人對談、多數人交談、電話交談應用禮貌的語言。(3)飲食:包括飲食前、飲食時、飲食後的適當行為表現。(4)衣服:包括衣帽、鞋襪適度。(5)居住:包括室內、室外、出入居住、居住安全的注意事項。(6)行止:包括立的姿勢、行的姿勢、坐的姿勢、...
貓兒頭生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交官府,暗中所做的不法勾當。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三.貓兒頭》:「又言人之幹事不乾淨者曰貓兒頭,亦曰貓兒頭生活。」也稱為「貓兒頭差事」。
生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對環境因子綜合作用長期適應而形成的在外觀上區別於別的植物的類型。按存活芽在逆境期的位置可分為五種生活型:高位芽、地上芽、地面芽、地下芽和一年生。
生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壞事情。《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而今盤纏闕乏,無因得回鄉故,撞著朱家三個弟弟,邀小人今夜做些歹生活。」
生活品質指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度生活品質或生活水準的一種度量。目前各國編製國民福祉或生活品質指標的方法,大致可分為兩類:即一類為貨幣指標及實物指標衡量之方法;另一類為意識調查衡量或滿意程度衡量之方法。後者衡量的項目主要有下列幾項:1.所得水準。2.消費水準。3.居住環境。4.工作環境。5.交通設施。6.文教設施。7.保健設施。8.休閒設施。9.污染狀況。10.治安狀況。
  生活品質指標較諸國民平均所得更能精密反映一地區或一國家人民生活水準,即在於其除了測度出所得情形外,也測度出公共設施服務水準及負面環境品質(諸如空氣污染、水污染、交通阻塞等),更測度出居民對所得及公共設施服務的滿意或不滿意的程度。此指標之...
生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語。指挨打。
真實生活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實生活教育」可以說是具有唯實思想的一種教育理論。舉凡學校教育所形成的行為模式、習慣、技能等,將直接有助於學習者的實際生活,這就是真實生活教育者所宣示的重點所在。真實生活教育理論,特別注重學生的實際生活需要,因此教室裡所提示的教材,就應該與現實生活有所關聯;學校裡的各項教材、設備、建築、場所等,也就盡量與社會實際生活經驗與環境相配合,例如算術教材最好能與雜貨店所需的數字計算相呼應,學校管理的組織就可視為成人社會政府組織的縮影。真實生活教育理論一方面使學校教育不致流於形式化,一方面使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與學校教育內容有了一個良好的結合。
生活適應的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活適應的教育是美國中等教育二十世紀新增的一種功能。在十九世紀以前,美國中學的教育是選擇性的教育,尚未開放給所有適齡的青少年就讀。及至二十世紀初期,中學為了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需要,而有初級中學及高級中學的成立。初級中學的出現,使義務教育延伸的可能性大為增加;且工業化的日益發展,使得青少年就業的時間亦為之延後,故中學課程的內容,不能再以升學的科目為主導,必須因應生活的需求;影響所及,中學的生活適應問題也受到重視。中學課程的內容,因而增加了衛生、家庭生活、消費與教育、公民,甚至日常生活中的禮儀規範、男女約會以及照顧馬匹等,都成了課程的一部分。此種以現實生活適應為目標的教育,其所強調的即是培養學生...
生活方式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人格心理學家阿德勒(A. Adler, 1870~1937)提出生活方式的概念,以為早年經驗對個人影響極大,生活方式即奠基於此。由是出生別、家人之間的感情和家庭的價值觀便成為研究生活方式和人格的項目。此後的研究者繼而各抒所見或其發現,形成若干說法。
  丁克麥(D.C. Dinkmeyer)等人於〔阿氏諮商與心理醫療〕(Adleria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1979)中舉出生活方式包括:(1)個人問題和欠缺感;(2)克服缺點的指引;(3)指引和社會興趣的配合;(4)生活中特別的困難之處;(5)避免問題之道;(6)避免問題時的優越感;(7)...
家庭生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庭生活史是一個家庭的歷史,即將這個家中發生過的重大事件,按年代列出或配合時間先後整理回顧;不同於歷史學之處,乃在於家庭生活史之不執著於歷史的客觀真實性,而重視不同家人對歷史事件的主觀經驗及各自的評論。
  有的治療者在家庭諮商中運用家庭生活史進行會談,與家人一起討論夫婦由婚前到結婚至今的重要經歷,包括生與死、聚散,也包括夫婦初識、定情、結婚、初為人父母的經驗;回顧的過程中即深蘊治療性的意義。
  家庭生活史也是可運用於個別諮商中,與案主一起探討其家庭歷史可讓其明白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及所擁有的來自家庭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