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41.129 ms
共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新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穎脫俗的腔調。宋.黃庭堅〈以酒渴愛江清作五小詩寄廖明略學士兼簡初和父主簿〉五首之四:「時時能度曲,秀句入新腔。」清.洪昇《長生殿》第一六齣:「按新腔,度新腔,裊金裙,齊作留仙想。」
|
散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的腔調。元.高安道〈哨遍.暖日和風套.二煞〉:「供過的散嗽生,嗟頂老撇朗兜。」
|
廣東漢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廣東的梅縣地區、潮汕部分地區和福建西南部的劇種。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腔調,伴奏則兼取粵東地區民間音樂,加以變化發展。也稱為「興梅漢戲」、「外江戲」。
|
徽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徽劇所用的腔調。主要為吹腔、高拔子和二黃,後也用西皮、高腔、崑腔。清代傳到北京,對京劇腔調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
格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範、榜樣。《水滸傳》第八二回:「依院本填腔調曲,按格範打諢發科。」
|
吉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戲曲劇種。流行於吉林。主要的腔調有柳腔和咳調,角色分行與京劇大致相似。
|
海鹽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明時流行於江浙一帶的戲曲腔調。多以文人傳奇為劇目,演出時,以鑼、鼓、拍板伴奏。明嘉靖至萬曆年間,極為盛行,與餘姚腔、弋陽腔、崑山腔並稱為明代四大聲腔。
|
步虛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道士誦經禮贊的腔調。傳說是因模擬神仙的誦經聲而來。《幼學瓊林.卷四.釋道鬼神類》:「道士誦經,謂之步虛聲。」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五:「陳思王遊山,忽聞空裡誦經聲,清遠遒亮。解音者則而寫之,為神仙聲。道士效之,作『步虛聲』也。」
|
桂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地方戲曲。流行於廣西以及湖南的部分地區。腔調以皮黃為主,兼唱崑腔、高腔的部分曲調。伴奏樂器有胡琴、月琴、三弦、嗩吶、鑼、鈸等。也稱為「桂戲」。
|
和囉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乞丐唱蓮花落時,用以和腔調的木拍板。《警世通言.卷三七.萬秀娘仇報山亭兒》:「這陶鐵僧小後生家,尋常和囉槌不曾收拾得一個,包裹裡有得些個錢物,沒十日都使盡了。」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