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蘇州彈詞唱腔流派。為清同治年間馬如飛所創。其腔調質樸、爽利,韻味深長,可大段敘事,一氣呵成,而疊句式的唱腔亦為其特色之一。對後來彈詞唱腔的發展影響很大,不少流派的唱腔即從其衍變而成。
土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話腔調。如:「這時劉媽正在門外向鄰居家張望,只聽她用臺灣土腔喊著:『阿明!回家吃飯囉!』」
桂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地方戲曲。流行於廣西以及湖南的部分地區。腔調以皮黃為主,兼唱崑腔、高腔的部分曲調。伴奏樂器有胡琴、月琴、三弦、嗩吶、鑼、鈸等。也稱為「桂戲」。
紹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浙江、上海一帶的劇種。原稱為「紹興亂彈」、「紹興大班」。樂器以板胡、笛、斗子為主,主要腔調為二凡、三五七,偶用陽路。音樂風格激越、粗獷高亢。
水磨腔曲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腔調很細膩的崑曲。《石點頭.卷四.瞿鳳奴情愆死蓋》:「雖不會吟詩作賦,卻也有些小聰明,學唱兩套水磨腔曲子。」
西秦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廣東省海豐、陸豐一帶的劇種。源自本地人學唱徽戲,發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做工粗細兼備,曲調優美華麗,善於表現人物的各種情緒。板式結構嚴謹,唱腔靈活多變。主要腔調有西皮、二黃等。
湘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湖南的戲種。分長沙湘劇、衡陽湘劇、常德湘劇等。唱腔有高腔、崑腔、南北路等各種不同腔調
柳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間小唱的腔調。由本肘鼓演變而成。其樂調細膩柔和,悲調淒涼哀怨,花調歡快活潑。唱腔的板類有慢板、快板、原板、二六、南鑼、娃娃等。其特點為慢板和快板後,均有器樂過門垛子,以嗩吶吹奏。
西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戲曲的腔調。源於山西、陝西一帶。除運用疊句外,普通一首有十二句,常加襯字,平仄通協。
上黨梆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山西東南部漢屬地區的劇種。音調高亢活潑,具有粗獷、健康的農民藝術特色。除梆子腔調外,也吸收了羅羅腔、昆腔、賺戲、皮黃的曲調。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