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劉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見《七略》之梗概。原有集六卷,已佚。明人張溥輯有《劉子政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評價他自幼博覽群書,熟悉儒家經典,精通天文星象之學,非常勤奮。班固在《漢書》中評價他:“為人平易,廉潔樂道,不交接世俗,而專思經術。晝讀書傳,夜觀星宿,經常通宵達旦。”
教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導培養。《紅樓夢》第一八回:「當日這賈妃未入宮時,自幼亦係賈母教養。」
邱逢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丘逢甲(1864~1912),一名倉海,字仙根,臺灣苗栗人。中日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後曾發起建立「臺灣民主國」,最終失敗內渡中國。(註1)目錄1 生平1.1 早年1.2 臺灣民主國的失敗1.3 抱憾遺民2 詩作選錄3 參考書目 生平 早年丘逢甲生於同治3年(1864)淡水廳銅鑼灣(今苗栗銅鑼),自幼聰穎過人,據說7歲能做詩、26歲考取進士,有「東寧才子」之稱。因為目賭官場腐敗,藉口辭官返臺(官員須迴避本籍),以教育為職志投入各書院講課。(註2) 臺灣民主國的失敗光緒20年(1894)馬關條約簽訂後,臺灣確定割讓與日本,引起全...
梵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梵谷(Vincent Van Gogh,西元1854-1890年)為後期印象畫派的代表畫家之一,但也和高更、塞尚一樣具有反印象派的雙重性格。 [註一]目錄1 生平概述2 藝術風格3 重要作品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生平概述梵谷於西元1854年出生於荷蘭的牧師家庭,伯父為畫商,在耳濡目染之下梵谷自幼就對藝術有粗淺的理解,成年後,做過許多不合意趣的工作,直至27歲才踏上藝術的道路,儘管經濟情況及年齡對他相當不利,梵谷仍憑著對藝術的熱情加上天賦,在藝術天地中辛勤耕耘。西元1866年,梵谷前往巴黎,受印象派的影響,風格丕變,熱衷...
秉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受、接受。[例]他自幼秉承庭訓,知書達禮。
聰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聰明、靈敏。《紅樓夢》第四九回:「那寶琴年輕心熱,且本性聰敏,自幼讀書識字,今在賈府住了兩日,大概人物已知。」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經典,大考據學家閻若璩也一度受聘府中。而在眾多的授業師傅之中,與雍正關係最密切的是顧八代,雍正自云自幼便與顧八代朝夕共處,聽其講論忠孝大義,研究經書,獲益良多。顧八代乃滿洲鑲黃旗人,好讀書、善騎射征戰,可說文武兼備。其於康熙「二十三年八月直尚書房、二十四年擢內閣學士,……二十八年擢本部尚書」,官運可謂平順,但晚年康熙觀其「不宜部院,著革任以世職隨旗行走,仍直內廷。」此後顧八代一直在內廷教育皇子,三十七年(1698年)因病乞休,退職後過著清貧的生活,並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謝世。雍正在師傅的葬禮上,親臨奠酒,並遣人...
蘇門四學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號柯山。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省亳縣)人,生長于楚州淮陰(今屬江蘇省清江)。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張耒自幼聰慧,13歲即能文,從學于蘇軾,頗受蘇軾的愛重。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中進士,歷任臨淮主簿、壽安尉、咸平縣丞,著作郎、史館檢詩等職。哲宗‧結聖初,以直龍閣知潤州。徽宗‧元初佔試館閣,授秘書省正字,官至起居舍人。紹聖中被指為元黨人,謫監黃州酒稅,徙復州,數遭貶謫。徽宗繼位,始立黃州通判,知兗州,召為太常少卿,不久出知潁、汝二州。在潁州得到蘇軾死訊,舉哀行服。自蘇軾、蘇轍、黃庭堅、晁補之相繼去世,張耒獨存,士人均向他...
風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艱難困苦的處境。[例]他將自己的成就,歸功於自幼在風雨中成長茁壯。
賓朋滿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高朋滿座」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王勃是唐初著名的文學家,為「初唐四傑」之一,自幼聰明過人,擅長詩文。滕王閣舊址在今江西新建縣西章江門上,是唐朝李元嬰(唐高祖李淵的兒子)任洪州都督時所建,落成之日,正巧受封為滕王,因此就名為滕王閣。唐高宗時,閻伯嶼為洪州牧,重修滕王閣,後於重陽佳節,在閣中大宴賓客。那時王勃因到交趾省親,路過此地,也被邀請參加盛會。席間閻伯嶼請賓客為滕王閣寫一篇文章,大家都謙讓推辭,只有王勃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當場寫了這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又稱〈滕王閣序〉),在座的人都讚不絕口。序文中說到,在假期中,許多朋友像雲般的聚集,遠道而來,席上坐滿了高貴的嘉賓。與會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