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243.20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當事人中心治療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logy),創始人羅傑斯(Carl Rogers)認為人的本質是好的,人有許多潛質和內在能力,若在良好的環境下讓他的潛質和內在能力自由發展,將會是健康而具建設性的。 羅傑斯假定人有不需治療者直接干預就能了解及解決自己困擾的極大潛能。治療者的角色是協助受輔導者,讓他們的內在能力與潛質得以發展,他們就能朝向自我引導的方向成長。他認為,如果輔導員能提供一種孕育促進的氣氛,當中包括著相容、接納,與同理心,並且讓受輔導者感受到這些條件,則療效自然會產生。因此,羅傑斯強調輔導者的態度,個人特質,輔導員和受輔導者的關係是輔導過程中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opper,Cu)化學元素。原子序29。金屬元素之一。呈紅棕色,柔韌有金屬光澤,富延、展性,為良好的導電、導熱體。在潮溼空氣中,表面會慢慢氧化形成綠色的鹼式碳酸銅,俗稱為「銅綠」。易與其他金屬形成合金,今廣泛運用於工業、工程與藝術等方面,可製貨幣及種種器械等;亦可供製導線及電鑄板,為不可或缺的材料。
習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例]飯前洗手,飯後漱口,是一種良好的習慣。
玉不琢,不成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石不經雕琢,無法成為珍貴的玉器。比喻人須接受良好的教育及各種磨練,才能有所成就。《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精忠岳傳》第四回:「因見令郎題詩報負,後來必成大器。但無一個名師點撥,叫這做『玉不琢,不成器。』豈不可惜?」
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是人類對強者認同的本性。對強者認同,往往基於防衛的心理動機,因此提供學生閱讀偉人傳記,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自我觀念,如果可以進一步認同,他的行為品性態度和價值觀念都會表現的成熟穩重。2.依順認同:即為發展性認同,最先也是從親子關係發展出來的。孩童需要父母親的愛和照顧是必然的,他為了避免失去父母的關愛,因此以依順的方式吸收父母親的行為特質來取悅雙親。依順的認同是超我良心的主要來源,由於認同不只模仿外表行為,同時還吸收了觀念價值,因此教師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應該審慎注意,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就是這個道理。防衛性認同和依順認同關係...
包藏禍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昭公元年》載,春秋時期,鄭國是個小國,想和大國楚國保持良好關係,於是鄭國大夫公孫段便將女兒許配給楚國公子圍。但楚國其實想利用這個機會進入鄭國首都,把鄭國滅掉,所以當天公子圍率領一大隊楚國士兵前往。鄭國大夫子產覺得情況不對,便派子羽前去阻止楚國進城,子羽說:「我們的城池太小了,容不下那麼多人,就在城外舉行婚禮吧!」但楚人以為如此不合禮法,堅持要進城。子羽只好直接了當地說:「我們國家狹小並不是罪過,但若依賴大國而一點防範之心都沒有,那就是罪過了。我們本來希望聯姻後,可以靠大國的力量安定自己,你們恐怕只是包藏禍心,前來算計我們吧!」楚人知道他們的詭計早被看穿,只好放棄原有的計畫,但為了保持...
現實治療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及支持自己,並會協助自己在現實世界中尋找解決方法,便能發展一段有效的治療關係。同時,為了與案主建立良好的關係,工作員須具備親切、接納、尊重、開放及真誠等個人特質。 此時此地與精神分析學不同,現實治療法並不著重案主的過去經驗,案主的過去經驗不應視為案主的包袱,更不應視案主為過去經驗的受害者。除非工作員認為有助於案主解決現時的問題並為問題制定計劃,否則不應處理案主的過去經驗。工作員只須關注案主現時所面對的問題,並針對此問題與案主共同制定解決方案。 介入手法 建立關係在1980年,威廉葛拉瑟的太太為現實治療法編書時,建議工作...
未竟事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覺中進入現實生活,以不可預期的情緒經驗並藉由許多方式浮現,妨礙自我與他人相處。健康的個體能與環境發生良好的接觸(例如覺察、行動),充分發揮功能以滿足需求,使其自覺意識焦點(形象)的經驗能和背景的經驗保持流暢的轉換。若不能滿足的欲求愈多,長久成為個體意識的焦點(形象),個體愈會被過去束縛使其耿耿於懷。蘊藏在潛意識中糾結纏繞的未表達情感、未解決的情況和未獲滿足的欲求,隨時可能不自覺地介入當下的意識活動,妨礙意識與自我及外界環境與他人的溝通和接觸,並終至以逃避體驗時可能的痛苦,而不願做必要的改變,不能突破僵局也阻礙成長的可能性...
類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類化,通常必須事先規劃。在社會課用得相當成功的班級經營方案應該在英語課當中也加以使用,以確保學生的良好行為能從社會課類化到英文課。學生可能必須先研究過許多文化的不同作者如何運用象徵手法,才能說明象徵主義的一般用法。 結論很明顯地,類化最可能發生在相似的環境或相似的概念上。在閱讀課所學到的新行為較可能類化到社會課中,而較不可能類化到下課時間或家庭情境。但是,即使情境看起來非常相似,類化也可能不會出現。例如,許多學生已經完全熟練了拼字或語言技能,卻無法將這些知識應用在作文中。老師不應該因為學生在某個情境下能做某件事,就認為...
種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種子(seed)1.1 爆裂的豆莢1.2 自動鑽入土中1.3 蒲公英的降落傘1.4 關鍵字1.5 參考書目 種子(seed)1. 大多數的植物是通過種子繁殖的,而種子是有性繁殖所得的結果,它是植物的受精卵,儲藏著營養。植物須將種子散播的遠而廣,使其獲得發芽生長得良好的環境。有些植物依靠動物、水或風力來達此目的,另一些則用小型爆破的方式,或利用彈射器將種子彈到空中。(註1)2. 一般草類植物的種子,如罌粟,可存活30年以上,直到有合適的環境才開始發育生長。1954年發現的一種北極羽扇豆種子,估計年齡至少有8000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