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8.78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命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關懷與行動,學習個人所作所為與別人和團體之間的關聯,尊重他人的生命,並且能夠與他人、社會和自然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進而能珍惜人類所共同生存的環境。所以,生命教育係指教導個體去了解、體會與實踐「愛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一種價值性活動。三、以知行合一為生命實踐的目標,為整合知情意行的教育生命教育以人為主體,從生活經驗出發,以培養現代人所需的基本能力為目標,不單以知識的獲取為滿足。兩者都強調「統整」重要,不論是外在的學習、知識領域、或是個體身、心、靈的調和,以及個體與外界人事物統整互動的能力。一般而言,生命與教育息息相關,生命...
ASSURE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識,重點是學習者應從教學活動中獲得甚麼。學習目標應以學習者之收穫為主,且目標應儘量具體並有可行性。良好之學習目標應要考慮下述三個因素:(1)表現:學習者能達到之水準(2)條件:是將表現之範疇予以限定(3)標準:界定何種表現是能被接受之程度3.S:選擇、修正或設計教材(Select,Modify or Design Materials):獲得適宜之教材途徑有:(1)選擇現有教材(2)修正現有教材(3)設計新教材4.U:使用教材(Utilize Materials):使用教材階段,包含教學者事前觀看、安排教學環境、準備好觀...
主題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性發展個人能力。下列的課程實例,將營養教學融入在每個主題中,讓幼兒在有趣的探討課程中自然學習營養與良好的飲食習慣。目錄1 水果主題網2 一、主題課程的特性3 二、主題教學中教師的角色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水果主題網透過各種不同的水果,可讓幼兒學習辨識多彩繽紛的顏色和形狀,同時也可讓幼兒體驗不同的嗅覺、味覺、觸覺等感官刺激,幼教老師可以說故事或參觀果園、水果店的方式讓幼兒知道食物的成長過程,也可以讓幼兒親手種植小番茄,讓幼兒觀察水果的成長;利用單元教學的課程,以「水果的吃法」為活動名稱,讓幼兒自行製作果凍、果醬、果汁...
泱泱大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讚國力強大的國家,懷有寬大的氣度與良好的風範。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行為改變技術原理與運用1.1 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1.2 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類型1.3 增進個體良好行為的行為改變技術1.4 消除個體不適當行為的行為改變技術1.5 認知行為改變技術 行為改變技術原理與運用行為改變技術是行為原理在許多人類情境的運用(包含兒童養育、教育、輔導、心理治療、企業管理、社會工作等情境),相信所有行為都可由學習得來。行為改變技術的功效,積極而言,可增進個體良好行為;消極而言,能消除個體之不適當行為。茲就其特性、理論類型...
自我肯定訓練主要奠基於社會學習理論,也融合許多社會技巧訓練的方法,治療者的角色除了教導個案之外,也是良好行為的示範者。治療訓練包含了行為演練和認知重建:1. 行為演練:經過不斷的示範、練習、回饋,讓個案會在治療環境中學習他們想要的行為,然後再實踐於真實生活中。2. 認知重建:大多的自我肯定訓練聚焦於個案的負面自我陳述、自我挫敗信念、錯誤思考。治療師除了教導個案處理困難情境的技巧或技術之外,也會挑戰個案缺乏自我肯定的信念,教導他們使用建設性的自我陳述,以新的信念來產生自我肯定行為。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自我肯定訓練英文關鍵字...
共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發音體因受到與本身振動頻率相同的音波影響,也隨之產生發音的現象。如兩個頻率相同的音叉放在一起,敲擊其中一個使它發出聲音,另外一個音叉也會跟著發出聲音。[例]弦樂器的音箱如果製作精巧,使共鳴良好,將可發出美妙的聲響。
面質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事人的不滿,或者藉此來處罰當事人。諮商員在諮商過程中,應注意當事人面質前後的差異性,來探究其是否有良好的成效。諮商過程中,當事人可能會產生反駁、生氣等等負面情緒,而在此情況下,諮商員應繼續執行面質技術,並非停止面質而去安撫當事人。 面質技術之功能首先可協助當事人察覺出自己言行不一之處,再進而協助當事人去探討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可使當事人更進一步了解自己,並且深知自己的矛盾行為之原因或者情緒與態度。接著則可更深入研究當事人本身的人格模式,主要包含當事人本身的優點、缺點、資源以及限制四個部分。最後則應協助當事人清楚了解,其矛...
適性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制式教學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並不能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顯然不符學生學習的需求,無法讓孩子得到良好學習效果,也無法充分發展個人優勢,甚至降低學生學習的意願,增加其學習的壓力。為了學生得到合適的教育,每一位師長,必須要因材施教,應先充分了解學生個別差異,發掘每個孩子的優勢,了解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需求,發掘每個孩子的優勢,並提供良好的後天教育環境,採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和內容,適時給予各種發展機會,促使學生各有所長的才華,都能因多樣化的學習情境,並從...
斐斯塔洛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實驗精神,採直觀教學,創造教育的原理。七、 主張教育的原動力是愛,其訓育方法充滿家庭教育溫暖,建立良好師生情誼。八、 直觀(Intuition)是裴氏的思想核心,包涵:知識的直觀、品德的直觀。九、 教學應使學生的頭(智育)、心(德育)、手(體育)三方面均衡發展。資料來源:戴帥(2012)。教育專業科目 。臺北市: 志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