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張文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狗本來有角),《民俗台灣》3卷4號。〈老娼撲滅論〉,《民俗台灣》。1944年 〈土の匂い〉(泥土的芳香),《台灣文藝》1卷3號。〈雲の中〉(雲之中),《台灣文藝》1卷5號。〈增產戰線〉,《台灣文藝》。〈臨戰決意〉,《台灣文藝》。1946年 〈寄語台灣青年〉,《新生報》。〈從農村看省參議會〉,《新生報》。〈臺拓的土地問題〉,《新生報》。1965年 〈難忘當年事〉,《台灣文藝》2卷9期。 出版書籍1975年 《地に這うもの》,日本東京都:現代文化社。1976年 《滾地郎》,台北市:鴻儒堂。1990年 《張文環集》,台北市:...
波特萊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森林,森林凝視以熟稔之眼神。如悠長之回聲於遠處匯合,溶入黝黑深邃的和諧中;廣漠如黑夜,浩瀚似光明,芳香、色彩、聲響相互應和著。有芳香嫩如孩童肌膚,柔和像雙簧管、翠綠好似草原;──另外一些,腐朽、濃郁、輝煌燦爛。具無限之擴張,宛如龍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歡呼精神與官能之狂喜。 評價法國象徵派詩人梵樂希(P. Valry, 1871-1945)在他著名的論文〈波特萊爾的地位〉裡直陳:「他的最大光榮……在於孕育了幾位偉大的詩人,無論是魏爾倫、還是馬...
月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薑科月桃屬,多年生草本。高一至三公尺,叢生。葉廣披針形,長三十至六十五公分,互生,葉鞘很長,包裹在莖上,質地堅韌,可當繩索用。下垂圓錐花序長可達三十公分,多花;花冠裂片闊橢圓形,白色而頂端紅色。果實是一種蒴果,外表有縱稜,成熟後由綠轉紅。種子藍黑或藍灰色,外層是灰白色膜質的假種皮,種子內含有一種芳香的健胃劑,可以加工製成芳香可口的強胃散或口味兒。也稱為「豔山薑」。
靛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幾年的服飾染色中應用很廣。(註1) 發明人貝耶爾畢生專心從事有機化學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有機染料、芳香劑、合成靛藍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他是第一個研究和分析靛青、天藍、緋紅三種現代基本染料的性質與分子結構的,同時還建立了著名的貝耶爾碳環種族理論。1905年,為了表彰貝耶爾在研究染料和有機化合物等方面的卓越貢獻,70歲的貝耶爾獲得了瑞典皇家科學授予他諾貝爾獎。(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靛藍英文關鍵字: indigo 參考書目<註1>關於科學的100個故事,霍致平編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頁...
朱自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雅俗共賞》、《書評與議文》其他:《雪朝》、《毀滅》(長詩) 評價李素伯說散文集《背影》給人以「芳香的迷醉」,郁達夫則評朱自清:「他的散文,能夠貯滿一種詩意。」而李廣田評價:「他的作品一開始就建立了一種純正樸實的新鮮作風。」但還是有一些作家指出了朱自清作品的不足,如葉聖陶說《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等文「都有點做作,太過於注重修辭,不怎麼自然」,這幾篇散文「論文字,平穩清楚,找不出一點差池,可是總覺得缺少一個靈魂,一種口語里所包含的生氣」。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
望風而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望風披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望風披靡」原作「應風披靡」。司馬相如,字長卿,漢蜀郡成都人,為漢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因〈子虛賦〉被漢武帝召見,後作〈上林賦〉,描寫皇帝狩獵時的盛大場面,漢武帝見了大喜,遂拜司馬相如為中郎將。〈上林賦〉內容以虛構的人物:楚國子虛先生、齊國烏有先生、漢朝無是公三人的對話,描寫諸侯、天子的遊獵盛況和天子上林苑的豪華壯麗。其中無是公描述漢武帝時的上林苑:地域廣大,山川雄奇,花草繁盛。各種香草遍布在廣闊的大澤,蔓延在廣大的平原之上,迎著微風伏倒,散發著濃烈的芳香。後來「望風披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為強大的氣勢所壓倒。
百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莖直立,葉互生,披針形,先端尖。夏日莖梢開花,芳香,花冠漏斗狀,淡紅色或略帶淡綠色,或完全白色,內面有紫色線紋。蒴果長卵圓形。鱗莖可供食用,另有潤肺止咳、安神、利尿的功效。也稱為「倒仙」、「蒜腦藷」。
香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芳香的氣味。唐.杜甫〈孟倉曹步趾領新酒醬二物滿器見遺老夫〉詩:「飯糲添香味,朋友有醉泥。」也稱為「香氣」。
丁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名。桃金孃科蒲桃屬,常綠喬木。葉對生,卵狀長橢圓形,長五至十三公分。頂生聚繖花序,花白色或紫色,四瓣,有香味。因花形甚小,有如雞舌,故也稱為「雞舌香」。花蕾及其精油為重要香料,均可入藥,為芳香健胃劑、驅風劑及興奮劑。也稱為「素客」。
滔滔不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滔滔不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滔滔不絕」原作「滔滔不竭」。〈積善舞〉是漢代天子祭祀神明祖先,所演奏的宗廟樂舞歌辭,後來為宋代郭茂倩收錄於《樂府詩集》中。歌辭的內容大概如下:祭祀的獻禮是如此的芳香美好,而祖先遺德也是如此的光顯耀眼。以蛇為祭品,稟告赤帝神農氏,並用龜殼來占卜,希望得到「大橫」這個卜兆。期盼來年祖先神靈能夠廣施恩澤,使萬事齊備,國家繁榮,政通人和。敲打演奏樂器來侍奉您,且以滿溢的美酒,和燒烤烹煮過的美食,作為祭祀的供品。用歌曲、舞蹈來歡迎,並祈求神靈降福,像奔流不停的大水,連續不斷,永遠不竭。文獻原來用「滔滔不竭」,竭是盡的意思。後來演變成「滔滔不絕」,絕是中斷的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