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6 ms
共 2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羅格,蘿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德國舞者、編舞者和舞蹈教師。師從魯道夫.拉邦(Rudolf Laban)和阿貝希特.克努斯特(Albrecht Knust)。1934年她繼克努斯特之後,成為德國漢堡拉邦舞校的負責人,在她努力下,使舞校成為一個非常活躍的舞蹈中心。她個人也從事編舞和教學工作。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2.
|
山蘿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年生草本,直立,高15-80公分;莖四方,被毛,分枝疏鬆。葉對生,紙質;葉柄0.3-0.5公分,被毛;葉片披針形,長2-8公分,寬0.7-3公分,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銳尖或楔形,全緣。苞片綠色,銳尖或狹漸尖,基部或邊緣具銳鋸齒或剛毛狀,稀全緣。花萼被毛或粗糙,具短纖毛,長5-8公厘;裂片狹三角形至線形,長3-4公厘。花冠紫色至紫紅色,略帶白色,長15-20公厘,盔狀部內面具密集毛簇。蒴果卵形或近球形,先端銳尖,長8-10公厘,上面鱗片狀或被毛。種子黑色,通常1-4枚,長橢圓形且光滑,長3-4公厘。
|
紫蘿蘭芋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貝殼倒錐形,尖角向上突起,螺塔縫合上有凸稜,殼表下層有不明顯的螺溝,肩部以不規則褐色斑,貝殼白色略帶淡紫色,體層有褐色及點狀斑,體層下部有較大的褐色斑,殼質稍薄,殼長約5~6公分,不常見。
|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囫圇吞棗」之「囫圇」,典源作「渾崙」。「渾崙」同「囫圇」。囫圇,整個。「囫圇吞棗」指吃棗子時不加咀嚼,把整個都吞下去。#語本《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卷三.趙州大蘿蔔頭》。後用「囫圇吞棗」比喻理解事物籠統含糊,或為學不求甚解。
△「生吞活剝」
|
東施效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天運》孔子西遊於衛。顏淵問師金曰:「以夫子之行為奚如?」師金曰:「惜乎!而夫子其窮哉!……故禮義法度者,應時而變者也……故西施1>病心而矉2>其里,其里之醜人見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3>妻子而去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窮哉!」 〔注解〕
(1) 西施:春秋時之美女,越國苧蘿人,生卒年不詳。本為浣紗女,適越王句踐為吳所敗,欲獻美女以須欋政,乃令范蠡獻西施,吳王大悅,果迷惑忘政。亦稱為「西子」、「先施」。
(2) 矉:音ㄆ|ㄣˊ,同「顰」,皺眉。
(3) 挈:音ㄑ|ㄝˋ,帶領。
|
栩栩如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處《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解釋形容藝術形象生動逼真。栩栩:生動的樣子。 例句這位大廚用白蘿蔔將兔子雕刻得栩栩如生,如同從籠子跑出來ㄧ般。
|
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圍繞。《荀子.議兵》:「限之以鄧林,緣之以方城。」三國魏.曹植〈苦思行〉:「綠蘿緣玉樹,光曜粲相暉。」
|
閉月羞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而飄舞。 2.「羞花」:唐.李白〈西施〉詩(據《全唐詩.卷一八一.李白》引)西施1>越溪女,出自苧蘿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勾踐徵絕豔,揚蛾入吳關。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注解〕
(1) 西施:春秋越國美女,越國苧蘿人,生卒年不詳。本為浣紗女,適越王句踐為吳所敗,欲獻美女以須欋政,乃令范蠡獻西施。吳王大悅,果迷惑忘政,後為越所滅,亦稱為「西子」、「先施」。
|
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食物堅韌不脆。如:「艮蘿蔔不好吃。」
|
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覆蓋。如:「偃蓋」。唐.張喬〈尋桃源〉詩:「水垂青靄斷,松偃綠蘿低。」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