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6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官職。如:「不計名位」。《論語.泰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唐.韓愈〈師說〉:「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
安之若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清‧範寅《越諺‧附論‧論墮貧》:「貪逸欲而逃勤苦,喪廉恥而習諂,甘居人下,安之若素。」 2.語譯安:安然,坦然;之:代詞,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 3.故事內容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陽陽如常、 談笑自如、 顏色不亂、 神色自若、 從容不迫、 處之泰然、 晏然自如、 面不改色、 若無其事、 神態自然、 陽陽自若、 安然自得、 處之有素、 習以為常 相反詞 5.例句他任...
大惑不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惑」本指非常糊塗、迷惑的人。在所引典源《莊子.天地》中提到,世界上有很多善於逢迎諂媚的人,卻不自認為在逢迎諂媚,如果有人指責他們在逢迎諂媚,他們反而會非常生氣;而與這些人一起同聲附和,卻不認為自己跟他們一樣是在阿奉承,這樣的人真是愚笨極了。因此莊子認為︰「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能夠知道自己這樣做是愚昧的,那他還不算是個非常糊塗、迷惑的人,因為一個非常糊塗、迷惑的人,終其一生都無法理解這是愚笨的行為。後來「大惑不解」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對事物感到非常疑惑,無法了解。
人情冷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情多變,隨著對方地位的高低變化而表現出冷漠或親熱。《孤本元明雜劇.漁樵閑話.第一折》:「所言者世道興衰,人情冷暖;所笑者附勢趨時,阿諂佞。」《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五回:「人情冷暖,說來實是可歎。想我當日光景好的時候,一切的鄉紳世族,那一家那一個,不和我結交?」
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朱彝尊《經義.卷二一六.論語.胡氏寅論語詳說》:「既游庠序,方崇忌諱、肆諂,歌功頌德,陵跨唐、虞。」
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受拘束,比喻人之才識高遠、俊秀脫俗。《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今人主沉於諂之辭,牽於帷裳之制,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此鮑焦所以忿於世而不留富貴之樂也。」晉.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三:「當世貴不羈,遭難能解紛。」
奉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討好、趨奉、諂媚、諂、阿
冷眼旁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徐夤,字昭夢,福建莆田人,生卒年不詳,晚唐進士,亦是福建史上的第一個狀元,後入仕梁。因梁太祖不滿其〈人生幾何賦〉中「三皇五帝,不死何歸」句,要求徐夤改寫,徐夤不從,於是太祖削去其官職。東歸後,閩王禮聘徐夤成為幕僚,官祕書省正字。後還鄉隱居。在〈上盧三拾遺以言見黜〉詩中,徐夤看到友人因為直言敢諫,反而遭到君王罷黜,心生感觸地寫道:「若是冷靜地在旁觀看,就會覺得這幫阿小人的行為很可笑;可是要有人竭忠盡慮地直言進諫,反倒會受誣陷和冤枉。」表達了他對政治黑暗的不滿憤慨。後來「冷眼旁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用來形容用冷靜的眼光在旁觀察,後亦用來形容漠不關心。
獻殷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承,討人歡心。元.無名氏《凍蘇秦》第四折:「便待要獻殷勤,笑吟吟敘弟昆。」《程乙本紅樓夢》第五五回:「若是鳳姐前,他便早已獻殷勤,說出許多主意。」
街談巷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公奏議.乞不殺竇參及免簿錄莊宅三狀》:「獻納論思,安用此物哉!意其所陳,非街談巷語之鄙事,則說諂面之巧言也。」 參考詞語︰街談巷說注音︰ㄐ|ㄝ ㄊㄢˊ ㄒ|ㄤˋ ㄕㄨㄛ漢語拼音︰jiē tán xiàng shuō釋義︰即「街談巷議」。見「街談巷議」條。 01.《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裴松之注引三國魏.曹植〈與德祖書〉:「今往僕少小所著詞賦一通相與。夫街談巷說,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 參考詞語︰里談巷議注音︰ㄌ|ˇ ㄊㄢˊ ㄒ|ㄤˋ |ˋ漢語拼音︰lǐ tán xiàng yì釋義︰猶「街談巷議」。見「街談巷議」條。 01.宋.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