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誖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運用或心理臆測的疏失。如:「用『雪上加霜』來形容失敗後堅強站起來的情況,也可算是言語誖誤了。」也作「謬誤」、「過失」、「錯失」。
豪釐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禮記.經解》:「差若豪氂,繆以千里。」比喻開始時差距極小,結果卻相差很大。如:「這件工作必須謹慎辦理,否則極易產生豪釐千里的謬誤。」也作「毫釐千里」。
析疑匡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析疑義,糾正謬誤。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序〉:「惜李集無有斐然繼起者,爰合三家之註訂之,芟柞繁蕪,補增闕略,析疑匡謬,頻有更定。」
孫文學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國父孫中山所著,為《建國方略》主要內容之一,民國八年出版。旨在力斥數千年來陷國人於思想迷津的「知之非艱,行之惟艱」說的謬誤,證明知難行易的道理。
道聽途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人如果想要對人講述道理,必先鑽研日久,有所心得,才能對人講述,在道路上隨便聽到的消息,一定很多謬誤,不能輕易相信,更不能當成是真的,逕向他人轉述,如果這樣去做,便是自己毀棄自己的德行。後來「道聽塗說」演變為成語,泛指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
茶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成批運送茶葉的組織。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二.謬誤》:「自國門挽船而入,稱『進奉茶綱』,有司不敢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謬誤而不真實的。《左傳.哀公二十四年》:「往歲克敵,今又勝都,天奉多矣,又焉能進,是躗言也。」
老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缺乏知識,致使舉止謬誤可笑的人。如:「你真是老趕,連這個也不懂。」
帝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因形體相似而產生的訛誤。見《太平御覽.卷六一八.學部.正謬誤》。
踳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錯雜謬誤。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爾其實錄無隱之旨,博雅弘辨之才,愛奇反經之尤,條例踳落之失,叔平論之詳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