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五一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五一十」本指計數的動作。舊時數銅錢,習慣以五枚銅錢為一個計數單位,便不容易有遺漏或數錯的情形。後來也用來形容數算的仔細。例如在所引典源《醒世姻緣傳》第三四回中,狄員外說到官員收的情形十分嚴重,甚至一五一十的仔細數算著要錢,如果不肯給,就會遭到不合理的刑求。在《儒林外史》第五○回:「等他官司贏了來,得了缺,叫他一五一十算了來還你。」亦是同樣的用法。 + 「一五一十」是指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說出來。如所引典源《水滸傳》第二四回中,武大臥病在床,又發現潘金蓮和西門慶的姦情,十分生氣,卻又莫可奈何,便告誡潘金蓮,她應該善盡妻子的責任,照顧他的病情,否則等他的兄弟武松回來,一定不會善罷干休。潘金蓮聽了...
異想天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八回:「刑部書吏,得了他的賂,便異想天開的,設出一法來。」
鑄成大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然大獲全勝,但朱全忠卻駐守在魏博,沒有撤走。羅紹威被迫必須負擔他們龐大的軍需物資,朱全忠又時常要求賂,不到半年的時間,魏博府庫為之一空。羅紹威後悔不已,感嘆地說道︰「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錯,銼刀之意,就字面解之,本指聚合六州四十三縣的鐵,也不能鑄成如此大的銼刀,但因「錯」也有「錯誤」之意,乃隱含合六州四十三縣的資源,也無法滿足朱全忠的需索,也等於說求助於朱全忠,實為大錯誤。可謂一語雙關,道盡無限悔意。後來這兩句話被濃縮成「鑄成大錯」,用來比喻造成重大的錯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同「無」。《論語.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唐.韓愈〈進學解〉:「若夫商財之有亡,計班資之崇庳。」
體無完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二:「若守己廉而奉法公,猶人行坦途,從容自適,苟貪罹法,猶行荊棘中,寸步不可移,縱得出,體無完膚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行,贈送財物而有所求。如:「賂」。《晉書.卷七九.謝安傳》:「賊厚賂泓,使云『南軍已敗』。泓偽許之。」
潔身自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養自身,保持清白,不與人同流合汙。[例]他在從事公職時期,十分潔身自愛,從不收受賂。
露出馬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誰想太爺一個個的細問起來,那些衙門中人雖是受了賂,因憚太守嚴明,誰敢在傍邊幫襯一句!自然露出馬腳。」
黨同伐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明史.卷二四四.列傳.楊漣》:「五年,其黨大理丞徐大化劾漣、光斗黨同伐異,招權納,命逮文言下獄鞫之。」
天人交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義和私欲相互衝突。如:「他面對金錢的誘惑,經過一番天人交戰,終於決定拒絕賂,秉公處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