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21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諂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逢迎阿諛。《左傳.昭公六年》:「民不貳,吾君,左右諂諛,作大事不以信,未嘗可也。」《三國演義》第九三回:「汝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
黃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替人賂關說而牟取利益的人。如:「司法黃牛」。
正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嚴肅端正的神色、態度。[例]他正色回絕了前來行的工程包商。
掃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摧毀無餘。[例]多年來他在官場的聲譽,竟因收受賂的醜聞,旦夕之間,名譽掃地。
職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分內應做的事。《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使各以其方來貢,使無忘職業。」《宋書.卷九四.恩倖傳.序》:「且任子居朝,咸有職業。」
不留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攻,又要割地,這樣下去不是自尋死路嗎?只會讓秦國更強,趙國更弱罷了!如果真要割地,不如用五個城池去賂秦國的頭號大敵齊國,立下盟約,合力攻秦。這樣不但不會便宜了秦國,還可以和別國結盟,成功之後也能從秦國那兒要回我們割給齊國的土地。」趙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派虞卿去向齊王遊說。《戰國策.趙策三》中記載這段故事,其中一段「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即是這句成語的由來。「遺」是遺留的意思,「不遺餘力」是指一點力量都不會留下,竭盡全力之意。後來「不遺餘力」就被用來形容竭盡全力,毫無保留。
八王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權逐漸落入於外戚楊駿一家之手。楊駿乃是帝后楊氏之父,與弟楊珧、楊濟被稱為三楊。三楊鬻官賣爵,大收賂,罷黜舊臣。武帝臨死後,任命楊駿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諸事、侍中、錄尚書事。楊駿攬政權於一身,大有篡奪之事。但是,武帝去世,惠帝即位後,惠帝后矯詔殺了宰相,又誅楚王瑋。賈后(註2.)誅殺異己後,生活日趨糜爛,宮廷淫亂不堪,甚至見到美少年,即從路上拉入宮中,淫亂後即殺之。對於賈后的糜爛荒淫,昏庸得甚至問飢民為何不食肉糜的惠帝自然不能加以制止。宗室趙王倫(武帝之叔)終於發動政變,殺盡賈氏一黨,幽禁賈后,進而廢惠帝自立。...
收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下、接受。[例]這位官員因收受賂而被檢察官起訴。
拉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走後門、行。如:「有些人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違法拉縴。」
樁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舉時替候選人拉票,掌握基本票源的地方人物。[例]檢方在傳訊涉嫌選的候選人與樁腳後,認為嫌疑重大,已下令收押禁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