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2.76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赦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遇有特別的喜慶喪事時,由元首發布命令,赦免天下罪犯,或予以減刑。《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擊破周章軍而走。」《三國演義》第九回:「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雖大赦天下,獨不赦此四人。」
改過從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帶著傷口而無法重新作人。緹縈希望能代父贖罪,讓父親有改過自新的機會。漢文帝被緹縈的孝心深深感動,就赦免了淳于意的罪。典源又見《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內容則是敘述漢文帝時,對吳王濞的種種惡行不忍處罰,但吳王濞並未因此改正過失,重新作人,所以鼂錯建議景帝應該削減吳王的勢力,以免造成更大的禍亂。其中也用到「改過自新」一語。後來「改過自新」用來指改正過失,重新作人。
坐薪懸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臥薪嘗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載,春秋末年,吳、越兩國經常打仗,在一次戰役中,越王句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困於會稽。後來經過一番努力,獲得夫差的赦免,回到越國。句踐回國後,刻苦自勵,夜晚就睡在柴薪上,並且在席位的上方懸掛一顆苦膽,不論是坐著或是睡前都會仰首看膽,就連吃飯的時候也會舔嚐苦膽,用來自我惕勵,不可忘掉會稽之恥。他最後終於滅掉吳國,雪恥復仇。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臥薪嘗膽」,用來比喻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宥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寬恕、赦免。《北史.卷四三.郭祚傳》:「十年之中,三經肆眚,赦前之罪,不問輕重,皆蒙宥免。」《聊齋志異.卷六.江城》:「嫗神色變異,女愈疑。謂嫗曰:『明告所作,或可宥免;若猶有隱祕,撮毛盡矣!』」
千金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生卒年不詳。楚漢相爭,初為項羽部將,數圍劉邦。及項羽滅,為劉邦追捕,後由朱家透過汝陰侯滕公,乃得赦免,並官郎中、中郎將及河東守等。 (7) 諫:用言語或行動勸告別人改正錯誤。 (8) 通:交往。 (9) 不說:不悅。說,通「悅」。 (10) 游揚:稱揚美名,使名聲遠播。 (11) 距:通「拒」,拒絕。
天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督教徒對上帝的稱呼。[例]奉天父之名,赦免你的罪。
放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赦免。唐.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詩:「我愁遠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眾家鋪設齊備,動起法器,免不得宣揭大概,啟請,攝召,放赦,招魂,鬧了一回。」
恩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帝王特恩赦免罪犯。唐.韓愈〈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等三學士〉詩:「前日遇恩赦,私心喜還憂。」
饒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赦免。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三折:「聖人的命,將你前項罪盡皆饒免。」
曲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應赦免赦免。《宋書.卷六.孝武帝本紀》:「甲午,曲赦京邑二百里內,并蠲今年租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