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通權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思。後來更有「權變」一詞,用來指隨機應變。因為權變即為人情通達的表現,所以又有「通權達變」的說法。較早的文獻像《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傳二》。這裡作「應權達變」,意思是一樣的。漢獻帝二十四年秋天,劉備的部下上書漢帝,聯名推舉劉備為漢中王,並擔任大司馬的職位,以整合軍隊和同盟的力量,討伐叛亂勢力。劉備接受推舉後,立刻上書獻帝,說明現今國家局勢動盪,逆臣曹操當道。如果一時權宜所作的處置,可以使國家安定,即使是赴湯蹈火,也不會推辭。所以順應眾人的建議,接受印信。後來「通權達變」這句成語就是用來指不墨守常規,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處置。
|
明知故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知故犯」的意思是明明知道是錯的,卻故意去違犯。例如國家頒布了法令,人人都應該遵守,但是有些人因不知法而犯法,這是無心之過,還可原諒;如果是明明知道法令規定如此,卻故意去觸犯,這就是「明知故犯」了。這種意念在文獻上比較早的出處是宋代陳世崇的《隨隱漫錄》卷一引西山蔡先生對子孫的訓示說:「蓋不識好惡,如童稚,如醉人,雖有罪可赦,若知而故犯,王法不可免也。」意思是說:一個人不明是非,就像小孩子和醉漢,如果犯錯,還可以原諒;但是如果是已經知道不對了,還去犯錯,那就應該受法律制裁。這裡的「知而故犯」就是「明知故犯」的意思。後來「明知故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明明知道不對,卻故意去做。在宋...
|
咬牙切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切齒」的「切」,音ㄑㄧㄝˋ,是「密合」、「咬緊」的意思,所以與「咬牙」同義,因而組合成「咬牙切齒」。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非常痛恨的樣子。較早的文獻只用「切齒」,《韓非子.守道》談論保全國家的方法。韓非子認為,如果國家能夠將法度確實建立,厚賞嚴刑,讓人民有所依循,那麼「人主甘服於玉堂之中,而無瞋目切齒傾取之患。」意思是說將法度建立好,君主就能在宮殿享受豪華的生活,沒有人會瞪著眼睛,咬緊牙齒,憤恨地想要傾覆他了。後來「切齒」之上,另增同意的「咬牙」二字,成為「咬牙切齒」的成語,廣為後人所用,用以表示非常悲痛憤恨。
|
夜長夢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如果長了,一個人睡覺時間也跟著拉長,作的夢也隨之繁而多變。所以「夜長夢多」是種生活體驗。這句成語出現較早的文獻一般以為是宋代王令的〈客次寄王正叔〉詩。詩中有「夜長夢反覆」句。王令一生雖然貧困,但不應舉,不做官,因此他的詩深刻反映了民間的疾苦,也表現了自己救民於苦難的志願。這一篇是王令客居他地,寄予王正叔的賦詩,從詩中可見他悲淒的心境:在漫漫的長夜中,反覆做著夢,無法安眠到天明。感慨自己已年長,卻仍一事無成,憂愁與日俱增。在這廣大的天地中,哪裡是我的容身之處呢?而你也已達壯年之時,仍然貧困一生,和我是相同的命運。這裡的「夜長夢反覆」是睡不著的意思,所以下句接「百瞑百到家」。後來的「夜長夢多」則...
|
節外生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一書共二十卷,是北宋佛果禪師弟子紹隆等編,記載佛果禪師生平講述的禪法精要。「節外生枝」的「節」是指植物枝幹分段的地方。一棵樹除主幹外,分歧的枝芽都是從「節」的地方生出。古人觀察了這種自然現象,用「節外生枝」來比喻事外復生事端。比較早見到的文獻是宋代佛果禪師《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一:「若據本分草料,猶是節外生枝。」語錄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承上文而來,大概是說佛法一事,自古以來,諸佛強調只能自悟,歷代祖師不落言詮,經藏注解怎麼注也涵括不盡,若單用眼睛去看是無法得道的。所以一個人若是陷溺於自以為是的知識,難免就會節外生枝了。朱熹〈答呂子約書〉文中有段話說:「若左遮右攔,前拖後拽,隨語...
|
四通八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糧食。而他和陳留縣令熟識,可以幫忙游說。後來「四通八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交通便利。較早的書證如:晉人程本《子華子.晏子問黨》:「且齊之為國也,表海而負嵎,輪廣隈澳,其塗之所出,四通而八達,游士之所湊也。」此外在《抱朴子.外篇.刺驕》:「聞之漢末,諸無行。自相品藻次第,群驕慢傲,不入道檢者,為都魁雄伯,四通八達。」「四通八達」指晉代光逸、謝鯤、阮放、畢卓、羊曼、桓彝、阮孚、胡毋輔之八人。而《朱子語類.卷一一.學.讀書法下》:「看文字不可落於偏僻,須是周匝。看得四通八達,無些窒礙,方有進益。」「四通八達」一詞的意思則是形容對事理明白曉暢、融會貫通。
|
一文不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讒言所害,也遭來殺身之禍。後來「一錢不值」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毫無價值。「一錢不值」較早的書證如《文明小史》第三○回:「但則我們中國已被外洋看到一錢不值,所以他們犯了我們的法不能辦罪,我們百姓要傷了他個貓兒、狗兒,休想活命。」
|
一呼百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是以奴隸為輔佐。後來「一呼百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權勢顯赫,隨從眾多。「一呼百諾」較早的書證如《全唐詩.卷八○七.拾得詩五二首之五○》:「人生浮世中,個個願富貴。高堂車馬多,一呼百諾至。」
|
守口如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守口如瓶就是把嘴像瓶口一樣封得嚴緊。比喻嚴守祕密。這句成語較早出現在《法苑珠林.卷四七.懲過篇.引證部》:「防意如城,守口如瓶」兩句。「防意如城」的意思就是指防止私欲的心有如防止敵人攻城。〈懲過篇〉的大意講到如要修練身心,都得接受挫折和磨練,才能潔心淨意。就好像滿是金子的山洞過於顯眼,狐兔不敢停留;也好像澄澈的水塘,蛙龜不敢藏身。心意一潔淨,邪念惡意就如同狐兔和蛙龜一般,不能窩藏。人如能潔心淨意,則輪迴之報可止,心中時常充滿和樂。並且能防意如城,不讓邪念產生;守口如瓶,謹言慎行。後來「守口如瓶」則被用來比喻嚴守祕密,如《隋唐演義》第三五回:「今願陛下守口如瓶,不可提起,萬一洩漏風聲,娘娘與夫人...
|
十拿九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十戶住家,有九家空無人居。用來形容國家大亂之後,人民窮困散亡的淒涼景象。出現「十拿九穩」一語,比較早的文獻可能是明代阮大鋮《燕子箋》第七齣,其中提到有一位叫臧不退的都吏,專門掌管科考場內試卷編號等事,因此有些考生就會來拜託打點。劇中說到有一位姓鮮于的考生去年也來請託,結果錢是收了,但忙卻沒幫上。這一年,鮮于又上門,請臧不退務必設法,好讓他今年科考能「十拿九穩」。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