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4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天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236~1282)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宋末忠臣,江西吉水人。官至左丞相,封信國公,德祐初,元兵入侵,天祥應詔勤王,奉使入元軍議和,被執,脫歸,輾轉浙、閩、粵,繼抗元師,戰敗被執,拘燕三年,宋既亡,終不屈,遂被殺,臨刑,作正氣歌以見志。著《文山詩集》、《指南錄》、《吟嘯集》。
轉輾反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翻來覆去,臥不安席。一般多用來形容心事重重或有所思念。明.陸采《懷香記》第八齣:「心上甚是愛他,因此日則憔悴昏沉,夜則轉輾反側。」也作「展轉反側」、「輾轉反側」。
相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長期以來經眾人之口輾轉傳述,並非親眼所見。唐.杜甫〈石筍行〉:「古來相傳是海眼,苔蘚蝕盡波濤痕。」《老殘遊記》第三回:「進了二門,便是投轄井,相傳是陳遵留客之處。」
李春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歲的李春生在廈門英商怡記洋行擔任買辦,從事西洋貨物與茶葉貿易,後因太平天國危及廈門,透過老闆的推薦輾轉來到臺灣。(同註1) 臺灣經商咸豐5年(1866),李春生來到臺灣後,跟隨寶順洋行的杜德(John Dodd)經商,從事茶葉和樟腦出口。杜德可說是早期推廣臺灣茶葉的重要人物,他從福建安溪引進茶種栽培。李春生原本為洋行租了一間位於艋舺的店面,卻因為艋舺人排外轉至大稻埕。剛好當時艋舺港口因為淤積功能漸失,李春生因此建立了往後大稻埕茶葉重鎮的地位。在寶順洋行休業後,李春生轉任英商和記洋行(Boyd & Co.)總辦。...
避君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櫜鞬:右邊佩帶弓箭袋。屬,音ㄓㄨˇ,佩、繫。櫜鞬,音ㄍㄠ ㄐ|ㄢ,裝武器的袋子。 (12) 周旋:輾轉追逐。此指應戰。 ◎2《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公說,乃拘宛春於衛,且私許復曹、衛。曹、衛告絕於楚。子玉怒,從晉師。晉師退。軍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師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久矣?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報也。背惠食言,以亢其讎,我曲楚直。其眾素飽,不可謂老。我退而楚還,我將何求?若其不還,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眾欲止,子玉不可。
烏焉成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烏、焉、馬三字形體相似,抄寫時,易致訛誤。「烏焉成馬」形容文字因輾轉抄寫,易生訛誤。如:「書經三寫,烏焉成馬。」
怒髮沖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 璧:指和氏璧。戰國時楚人卞和得玉璞於楚地山中,楚文王時理其璞,製成寶璧,命名為「和氏璧」,後輾轉為趙惠文王取得。 (6) 瑕:音ㄒ|ㄚˊ,玉上的斑點。 (7) 卻立:退後幾步才站住。 ◎2《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忼慨,士皆瞋目,髮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參考資料〕 《莊子.盜跖》孔子下車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丘,聞將軍高義,敬再拜謁者。」謁者入通,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曰:「此...
傳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輾轉流傳的消息。《老殘遊記》第六回:「兩旁果真有十二個站籠,卻都是空的,一個人也沒有,心裡詫異道:『難道一路傳聞都是謊話嗎?』」
2.輾轉聽得。《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臣愚以為傳聞不如親見,視景不如察形。」《三國演義》第七七回:「適來所言,皆傳聞之事,未足深信。」
轉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輾轉傳達。《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只求夫人轉告相公,替小尼一查。」
一傳十,十傳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消息輾轉相傳,散布得很快。《孽海花》第一六回:「自從加克娶了姑娘,人人都道彩鳳隨鴉,不免紛紛議論,一傳十,十傳百,就傳到了魯翠、波兒麻等一班黨人耳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