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7.80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傳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輾轉傳布、誦讀或稱道。漢.王充《論衡.正說》:「宣帝下太常博士,時尚稱書難曉,名之曰傳,後更隸寫以傳誦。」《紅樓夢》第六四回:「我豈不知閨閣中詩詞字跡是輕易往外傳誦不得的。自從你說了,我總沒拿出園子去。」
周芬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約與繁複的形質交映。她寬解人生糾葛,洞識情根,表裡瑩徹。周芬伶的散文成就在:描寫遭遇的甜美、苦痛、輾轉、怔忡時,能黏著深入,也能疾轉蕩開,看只是自家的細節,卻正是千萬人在同一戲台上搬演的搏命大事。散文作品量少質精,在當今文壇宣傳當道簽名會滿天飛,人人急於創造銷售佳績的情況下,她仍然只是「天真、誠實、沈默」的沈靜(前筆名)。善於寫物狀人,分韻分題的獨特手法展現了她絕佳的鎔裁功力,善於描繪沈靜而絕美的生命情調,可喜又可驚的今生緣會,既深情又天真,既柔媚又英挺。 參考資料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
顧炎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645),清兵渡江南下,崑山城破,母王氏殉節,遺命炎武「無仕異代」。後炎武受到一家僕與仇家的迫害,輾轉流徙,順治十一年,將家僕溺殺,以殺人罪下獄,賴友人救助減刑免死。其後仍受到仇家追殺,於順治十二年赴北游歷,來往於山東、河北、山西、陝西一帶,先後六謁明陵。康熙十六年,受薦博學鴻詞科,以死力辭。晚歲居陝西省華陰縣,全祖望為撰〈神道表〉稱:「凡先生之遊,以二馬二騾,載書自隨。所至阨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之。」可見其認真嚴謹。著有《亭林文集》、《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
長恨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裡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裡恩愛絕,蓬...
子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同時,子夏一派注重發掘春秋之微言大義,求其褒貶,論其大道,這與以政解詩是一脈相承的。子夏之春秋學輾轉相受,至漢寫成《公羊》、《穀梁》二傳,春秋大義,實賴此而傳。另外,現在人多認爲《左傳》成於戰國早期,且作者當身歷齊魯晉楚,並且地位不低——這一推測似乎都指向一人:吳起。雖然吳起一向名聲不佳,但其與魏文侯舟中之論(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足見其見識與歷史知識。而左傳一書,精於禮儀,深通兵法,嫺於辭令,也真有子夏後學之風。夫子晚年好易,則易經也當為子夏所重,所以後世流傳《子夏易傳》雖為僞書,但子夏傳易卻是在情理之中的。 評...
王鼎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都在日本佔領區生活,打過遊擊;抗戰軍興,1942年去大後方投入李仙洲將軍所創辦之國立第二十二中學,輾轉安徽、河南、陝西各地。抗戰末期初中畢業即輟學從軍,隨國民政府軍隊經南京、上海、瀋陽、秦皇島、天津、青島,1949年到台灣。來台後考入張道藩所創辦的小說創作組,並受王夢鷗、趙友培、李辰冬諸先生調教,奠定寫作基礎,終身自學不息,力行不懈。1951年起,開始從事廣播劇、舞臺劇創作,並常在報紙專欄發表雜文及小說,寫作興趣廣泛。先後於中國文化學院、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世新新聞專科學校講授新聞報導寫作及廣播電視節目寫作等課程,亦為各...
耿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輾轉反側,不得入眠的樣子。《詩經.邶風.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隱憂。」
向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008。 創作觀點  從三十五歲迄今,我努力用我的詩,紀錄一個大轉捩的台灣,寫這塊土地及其人民的輾轉流離。我在充滿政治變化的年代,用詩這樣像螢火一樣稀微的光、蟬聲一樣瘖啞的聲呼喊。詩,就是我的光,我的呼喊。(取自向陽看台〈詩寫土地與人民〉,2009年7月2日) 連結作者網站:向陽工坊 http://hylim.myweb.hinet.net作者部落格:向陽看台 http://blog.nownews.com/xiangyang
辟君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櫜鞬:右邊佩帶弓箭袋。屬,音ㄓㄨˇ,佩、繫。櫜鞬,音ㄍㄠ ㄐ|ㄢ,裝武器的袋子。 (12) 周旋:輾轉追逐。此指應戰。 ◎2《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公說,乃拘宛春於衛,且私許復曹、衛。曹、衛告絕於楚。子玉怒,從晉師。晉師退。軍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師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久矣?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報也。背惠食言,以亢其讎,我曲楚直。其眾素飽,不可謂老。我退而楚還,我將何求?若其不還,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眾欲止,子玉不可。
轉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輾轉刊載。如:「若欲轉載,須徵得本報同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