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4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身敗名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敗名裂」原作「身名裂」,而「身名裂」又從唐.司馬貞《史記索隱》中〈袁盎鼂錯列傳.述贊〉「悲彼二子,名立身敗」一語轉化而成。「身敗名裂」是說一個人地位喪失,名譽毀壞,遭到澈底失敗。「身名裂」出自宋.辛棄疾〈賀新郎.綠樹聽鵜鴃〉詞,當時辛棄疾的十二弟茂嘉,因獲罪而被謫放,辛棄疾在這首詞中寫了五個古時生別離的故事,藉以發洩心中的悲痛。其中:「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寫的是李陵與蘇武別離的故事。「將軍」指李陵,他與匈奴多次對戰,卻因得不到後援,不得已投降匈奴,於是「身名裂」。李陵與蘇武原是故交,在此一別即永離,是多麼悲痛的情景。後來「身敗名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
比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以類似的事物相比附,修辭學上稱為「轉化」。參見「轉化」條。
教師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師為進行特定學科的教學,融合學科知識與一般教學知識。指教師針對不同學科內容,將自己任教學科知識加以轉化,進而形成教學的思維與行動,發展出教學方法與策略。5.學習者特性的知識(knowledge of learner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教師對學生發展層次、已有的知識與概念瞭解情形。6.教育情境知識(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contexts):指對於教育環境的認識,如對學生的期望、對學校之期許與文化、校內各種社會關係、行政長官與家長之期望及班級年級差異等方面的理...
蓋聶(Gagne)的學習條件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蓋聶(Gagne)係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他的學習條件論,其理論大要如下:1. 基本假設—發展是學習累進效果所成,學習並非單一歷程而且各歷程間彼此並不能互相涵蓋或者融合為一。2. 學習是把來自外在環境之刺激轉化為新能力,所需之數個訊息處理階段。3. 教學目標分類論:一九七七年在其所著學習條件書中將教學目標(教學結果)分為五大類(1) 心智技能。(2) 認知策略。(3) 語文知識。(4) 動作技能。(5) 態度。4. 學習條件論的摘要(1) 基本假設--發展是學習的累進效果所成;學習並非一歷程,而且各歷程彼此並不能互相...
心理計量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價。思考的產物:指思考結果的運用。  A.單位。  B.類別。  C.關係。  D.系統。  E.轉化。  F.應用。基爾福─智能結構論的意義:1.強調智力包含心靈的運作。2.強調智力包含擴散性思考,為創造力的發展開啟研究。3.強調感官、社會能力的教育。 總結心理計量學利用特定智力因素所編纂智力測驗為工具,恐將人類的智能窄化,此為他們被批判之處。心理計量學所發展出的智力測驗為一標準化、客觀化的測驗,能看出智力與學習間的關係,對於剛準備學習的兒童而言,心理計量學的智力理論藉由智力測驗提供瞭解兒童的基礎,期望依學生的智力程...
認知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是有組織的知識(如一段歷史),除理解其內涵之外,最好學習用自己的口語或文字,將其要點加以組織,從而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培養學生讀書時做摘要、聽課時做筆記的習慣,其目的均在使他有機會學習組織知識的能力。3.學習後設認知的策略所謂後設認知是指個人對自己認知歷程的認知。此處是指後設認知知識的學習策略。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認知策略英文關鍵字:cognitive strategy 參考資料張春興著。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2013年二版,頁366-367,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經驗學習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到有價值的樂趣。(二)反思內省(Reflecting):將活動中所見、所聽、所聞、所感覺到的事物,轉化為內在省思,並藉由省思與檢視問題的核心所在,尋求與過去經驗的結合,以得到問題的解決方法。(三)歸納(generalizing):透過不斷的與他人討論以及自我的反思,將前一階段思考的想法與得到的經驗作歸納與連結,累積成概念以做為將來解決問題時的最佳應用策略。(四)應用(applying):歷經活動體驗、內省反思、以及想法歸納的過程後,經驗學習圈最重要的成效,即是個人能將所學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或是工作情境上。這四個階段是連續...
轉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轉向、改變。如:「語氣一轉折,意思就不一樣。」
2.曲折。如:「這齣連續劇情節轉折多變,結局出人意外。」
社會資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提到的社會資本界定於學校、道路、排水設施、機場等各種公共基礎建設,後來學者利用這種觀念,從硬體建設轉化為社會人際關係網絡觀念,包含期望、信任、規範與制度等內涵。 分類第一個社會資本層次:產生於鄰居之間的關係第二個層次:涉及到市民與社區系統的關係。整個社會資本的資源範圍,從財務、情緒、精神、心理、支持系統、關係、角色楷模、規範到正式制度等,倘能善用社會資本理念,有助於增進群體凝聚力、減少社會罪犯、強化社區價值、提升學校效能。 代表人物布迪厄(P. Bourdieu)、普特納姆(R. Putnam)、柯爾曼(J.Colem...
發現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符號表徵的認知發展主張,認為人類的認知成長是從孩童時期的習慣性行動,經由想像有關形象的自由行動,到轉化行動和行動到語言表達(Bruner et al.,1967)。認知發展是讓學生在直觀思考中,發現者各種可能的問題解決途徑,當學生能從遊戲中產生有效能的驚奇,那麼在創作性活動中要突破問題癥結越有其可能性。遊戲中的快樂氣氛可以引發學生追求勝利、成就的動力,讓學生在遊戲中發揮潛能,運用感官和思考去解決遊戲中的問題。(註1) 2. 實驗法布魯納強調直覺思考和分析思考的學習策略,認為發現是不會無故產生的,而靈感必須經過感覺和知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