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2.24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知足常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人知道滿足,不做過分的要求,心情自然能常保愉快。如:「知足常樂,貪多則憂。」
吝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分愛惜不忍割捨。《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果然肯賣,但憑分付價錢,不敢吝惜。」《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七郎揮金如土,並無吝惜,才是行徑如此,便有幫閒鑽懶一班兒人出來,誘他去跳槽。」
天涯何處無芳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各處皆有賞心悅目的花草,後用以比喻不必過分眷戀某些人或事物。宋.蘇軾〈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反向作用(Reaction_form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活常見例子像是:對丈夫前妻留下的孩子懷有敵意的繼母,往往特別溺愛孩子,企圖證明她沒有敵視孩子;再如,過分熱情或自我吹噓的行為是對被壓抑在無意識中的那種不好與人交往或自卑的強烈衝動的一種反應。當某人希望照顧自己卻明顯地照顧別人、“恨”自己真正喜歡的某人或某事物,或者“愛”自己所恨的競爭對手或所不喜愛的職務。 參考文獻Hayashi Tatsunori(無日期)。心理防衛機轉。2009年7月4日,取自:http://www.angelfire.com/hi/hayashi/defense_mechanism.htmlWiki...
言過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從先主遺言,用人不當,造成蜀軍失敗的重大過失。 3.用法指言詞浮誇,超出他的實際能力;後指也話說得過分,超過了實際情況。
畏首畏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文公十七年》載,在春秋時代晉、楚兩國爭相當諸侯的盟主,有一次晉國大會諸侯,卻不見鄭國來參加,因此懷疑鄭國有二心。鄭國國君於是寫了一封信給晉國國君說:我國雖小,但三年來多次朝見晉君,盡了最大的誠意,但是你們還是懷疑我們的忠誠,那麼只有走上亡國的下場了。現在我國的處境是前頭也怕,後頭也怕。既害怕楚國來攻,又擔心晉國來犯,當我們被逼得走投無路時,就像被獵人追捕的鹿一樣,為了逃命,匆忙之間,無法審慎選擇庇護之所。如果晉國過分威逼,鄭國在窮途末路之餘,即使會走上滅亡的下場,也會用全副兵力抗晉,或倒向楚國。後來「畏首畏尾」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疑慮顧忌,膽小怕事。
未竟事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體陷入偏激、苦悶狀態,以及自我打擊無法自拔,也容易發生偏差或異常行為(例如心神不寧、強迫性行為、過分拘泥、壓抑自我表現與自我摧殘、疲勞、注意力散漫、混亂、緊張、身體疾病、破壞等不滿足模式)而無法充分意識「當下」。 參考文獻呂勝瑛(2008)。諮商理論與技術。台北市:五南。李茂興譯(1997)。諮商與心理治療 -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Student Manual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deling and Psychotherapy(Gerald Corey原著)。台北市:揚...
窮寇莫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至窮途末路的敵人,不可過分逼迫,以免其反撲拚命。參見「窮寇勿追」條。《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兵法云:『歸師勿掩,窮寇莫追。』」
輕舉妄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則疾生,疾生而智慧衰,智慧衰則失度量,失度量則妄舉動,妄舉動則禍害至,禍害至而疾嬰內。」大意是:過分貪求利益就會開始憂慮,引發疾病,削減智慧,導致失去權衡輕重、得失的能力,一旦事情沒有經過慎重考慮,就輕率地採取行動,便使得災禍降臨。後來「輕舉妄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未經慎重考慮,即輕率地採取行動。
大驚小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為一些不足為奇的小事而過分聲張、驚怪。《水滸傳》第六一回:「山上宋公明大王,雖然不害來往客人,官人須是悄悄過去,休的大驚小怪。」《儒林外史》第一九回:「這是甚麼要緊的事,也這般大驚小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