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4.09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義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舉動合乎道義的人。[例]反共義士
風流人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英俊瀟灑、傑出的人物。唐.陳叔達〈答王績書〉:「至若梁魏周齊之間,耳目耆舊所接,風流人物,名實可知,衣冠道義,謳謠尚在。」《董西廂》卷一:「六街三市通車馬,風流人物類京華。」
背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忘恩負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忘恩負義」原作「背恩忘義」。指忘記別人給予的恩惠,違背道義,出自於《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根據記載,漢宣帝時,京師長安人口眾多,龍蛇雜處,以致於治安不好。宣帝聽聞張敞頗有才能,賞罰分明,嫉惡如仇,所以請他來擔任「京兆尹」的職務,也就是京師的最高行政首長,幾年下來使長安的治安改善許多。但後來他的好友楊惲因觸怒宣帝被判死刑,與楊惲交好的人幾乎全受牽連,被免去官職,只有張敞因為受到宣帝賞識,一直未受處分,安然在位。有一天,張敞派一名叫絮舜的捕官去辦案,絮舜心想張敞遲早會受到連累被免官,竟然不肯聽命,還在上班時間私自回家休息。有人勸他不要這...
師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祖師。宋.曾鞏〈上歐陽學士第一書〉:「真六經之羽翼,道義之師祖也。」
信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用和道義。《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曾記得父親在日,常說有個舊僕金榮,乃是信義的人。」
樂道安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也就是所謂的「安貧樂道」了。後來「安貧樂道」演變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能安於貧困的處境,並仍以信守道義為樂。
安貧守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也就是所謂的「安貧樂道」了。後來「安貧樂道」演變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能安於貧困的處境,並仍以信守道義為樂。
安分守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分守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安分」是安於自己的本分,「守己」則是謹守己身,有不作非分之想的意思。典源宋.袁文《瓮牖閑評》卷八中,作者認為一般姦人對於君主或上司喜愛的事情,總是積極地去達成,甚至不擇手段,他對於這種行為感到不以為然,認為一個安於本分、謹守己身的君子,淡漠進取又以道義自居,怎麼肯這樣取巧投機以追求飛黃騰達?後來「安分守己」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安於本分,謹守己身。
忘恩背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忘恩負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忘恩負義」原作「背恩忘義」。指忘記別人給予的恩惠,違背道義,出自於《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根據記載,漢宣帝時,京師長安人口眾多,龍蛇雜處,以致於治安不好。宣帝聽聞張敞頗有才能,賞罰分明,嫉惡如仇,所以請他來擔任「京兆尹」的職務,也就是京師的最高行政首長,幾年下來使長安的治安改善許多。但後來他的好友楊惲因觸怒宣帝被判死刑,與楊惲交好的人幾乎全受牽連,被免去官職,只有張敞因為受到宣帝賞識,一直未受處分,安然在位。有一天,張敞派一名叫絮舜的捕官去辦案,絮舜心想張敞遲早會受到連累被免官,竟然不肯聽命,還在上班時間私自回家休息。有人勸他不要這...
毀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棄合約、協議、合同等。如:「片面毀約是背棄道義的行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