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756.2846 ms
共 1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ysprosium,Dy)化學元素。原子序66。稀土金屬元素之一。有銀色光澤,不具腐蝕性,可溶於稀酸之中。與水和鹵素反應緩慢,故在潮溼空氣中不起反應。產量甚微,係以鈣還原氟化鏑而得。
|
牙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牙齒(teeth)1.1 牙齒的構造1.2 牙齒的種類1.3 蛀牙1.4 關鍵字1.5 參考書目 牙齒(teeth)牙齒是存在於口內的一種鈣化組織,牙齒呈白色,質地堅硬,負責將食物咬碎,以便消化作用進行,也是動物用來防禦自衛的利器。每一顆牙齒皆由牙齦保護著而嵌入上下顎中。人類的一生中會有兩套齒系,一套是由20顆乳齒構成的暫時性齒系,另一套則是由32顆恆齒構成的永久性齒系。(註1) 牙齒的構造由上而下可分成牙冠、牙頸和牙根。牙冠也就是牙齒露出來的部分,外表覆蓋著一層比骨頭還硬的法瑯質,牙冠視察齒最容易發生蛀牙的部位...
|
貝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貝殼(shell)1.1 捲貝(螺類)1.2 雙殼貝類軟體動物1.3 收集貝殼1.4 關鍵字1.5 參考書目 貝殼(shell)軟體動物的貝殼是由一種碳酸鈣的礦物質所構成。貝殼是由外套膜分泌出石灰質般的物質所構成,牠有保護身體的握用,也因種類不同,外殼的形狀和顏色也都不一樣。動物在生長時,貝殼也隨之伸長,並且常常沿著中間一條軸線呈現螺旋狀。活著的卵體動物貝殼外面常覆蓋著一層薄薄的深色物質,能防止水中的酸性物質侵蝕貝殼。許多軟體動物貝殼的內壁是由一種稱為珍珠母的物質所構成的,十分光滑且有光澤。(註1) 捲貝(螺類)...
|
植物胞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 液胞由液胞膜(tonoplast)包圍,其內含有花青素、無機離子、及其它植物細胞代謝物,另草酸鈣則以結晶的形態存在於液胞中[註五]。液胞可調結細胞的滲透壓並影響植物細胞的大小。 參考書目[註一] 易希道,《植物生理學》 p80,國立編譯館,民國55年4月。[註二] William G. Hopkins, Norman P.A. Huner,編譯者徐善德、廖玉婉《植物生理學》 p15,偉明圖書有限公司,民國95年5月。[註三] William G. Hopkins, Norman P.A. Huner,編譯者徐善德、...
|
化學風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溶解作用。碳酸化作用(Carbonation)當雨水溶解著二氧化碳或有機酸,成為弱酸,比較容易與碳酸鈣岩石(石灰岩)反應,生成碳酸氫鈣,而溶解在水中。 水化作用 (Hydration)水分子與岩石中礦物的原子和分子結合,但不成為原來礦物晶體的一部分,如CaSO4、2H2O。當岩石組成顆粒經水化作用吸收水分後,體積會增加,結果造成岩石表面薄片狀的剝落。 氧化作用 Oxidation岩石礦物中的金屬與氧結合,造成岩石組成的變化。最常見的為二價鐵與氧或水...
|
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氨(Ammonia)1.1 博施與哈伯1.2 鑒別陰陽離子1.3 用酸製肥料1.4 關鍵字1.5 參考書目 氨(Ammonia)1. 氨是無色有刺激臭味,比空氣輕的氣體,非常能夠溶解於水,水溶液呈現鹼性。在實驗室,可以利用氨水加熱製作,將氫氣鈣加入氯化銨混合後加熱,或是將氫氧納和水加入氯化銨混合,都能製作氨。(註2)2. 公共廁所裡面,經常會有一種刺鼻的味道,那就是氨。在醫學上,讓昏厥的病人聞氨(氮和氫的化合物),就是利用了它的刺激性。現在,氨已經成為了化學家工業中重要的原料,特別是化肥工業。氮肥大量用於農業中,...
|
植物細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ils)、脂肪(fats),及松柏類常見的精油(essential oil)。結晶體在植物體內常為鈣鹽或矽鹽,以草酸鈣的形式最常見,有各種多面體形式,並無固定形狀。 細胞壁細胞壁由虎克(Robert Hooke, 1655)發現,細胞(cellula)的命名亦由此而來。細胞壁位於細胞外圍,提供植物支持性的力量,固定植物細胞的形狀,是植物細胞重要特徵。其由中膠層(middle lamella)及初生細胞壁(primary wall)組成,某些植物細...
|
骨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構成動物形體的骨架,由許多塊骨頭組成。具有保護、運動、製造血球和儲藏礦物質等重要功能。[例]多喝牛奶可以補充鈣質,進而強壯骨骼。
|
茹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素。[例]許多長年茹素的人,當食用乳製品,以彌補鈣質的不足。
|
鐘乳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雨水沿岩層縫裂溶蝕石灰岩,等到雨水因碳酸氫鈣含量飽和而從洞穴頂部下滴時,中途因蒸發及碳、氧逃逸,而逐漸凝固成的沉積物。因其係從上至下增長而成,狀如鐘乳,故稱為「鐘乳石」。也稱為「石鐘乳」。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