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使者、送信件的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司空鄭沖馳遣信就籍求文。」
畫餅充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使毓自選代,曰:「得如卿者乃可。」毓舉常侍鄭沖,帝曰:「文和,吾自知之,更舉吾所未聞者。」乃舉武、孫邕,帝於是用邕。前此諸葛誕、鄧颺等馳名譽,有四(窗)〔聰〕八達之誚,帝疾之。時舉中書郎,詔曰:「得其人與否,在盧生1>耳。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2>也。」毓對曰:「名不足以致異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後有名,非所當疾也。愚臣既不足以識異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為職,但當有以驗其後。故古者敷奏以言,明試以功。今考績之法廢,而以毀譽相進退,故真偽渾雜,虛實相蒙。」帝納其言,即詔作考課法。 〔注解〕 (1) 盧生:盧毓(?∼西元257),字子家,三國魏涿郡人。十歲而孤,以...
得意忘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高興而物我兩忘。語本《晉書.卷四九.列傳.籍》:「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後形容人高興得忘其所以,舉止失去了常態。元.鮮于必仁〈折桂令.輞川圖〉曲:「得意忘形,眼興迢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互易、對調。如:「換錢」、「互換」、「交換」。《晉書.卷四九.籍傳》:「嘗以金貂換酒,復為所司彈劾,帝宥之。」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得名。明代李元陽刻十三經注疏,十三經之名完全確定。清朝乾隆帝鐫刻《十三經》經文於石,1815年學者元刻《十三經注疏》,從此,“十三經”在儒學典籍中的地位更加鞏固。 影響較小的分類五代十國時後蜀國主孟昶刻“十一經”,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經》、《爾雅》。也有將十三經加上大戴禮記為十四經。其實在後世還曾將紅樓夢列入十三經為十四經,不過人們認為不應將後世作品列入十三經,因此不被承認。至今仍維持十三經。 十三經簡介 詩經《詩經》在先秦稱《詩》,或《詩三百》,是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匯集了春秋時期|春秋中期前的詩歌三百零五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煩惱、著急。如:「焦慮」。三國魏.籍〈詠懷詩〉八二首之三三:「終身履薄冰,誰知我心焦?」《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假如你焦他沒有房屋,何不替他娶上一個孫媳婦,一家一計過日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朽爛敗壞的東西。《晉書.卷四九.籍等傳.史臣曰》:「舐痔兼車,鳴鳶吞腐。」
坦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顯然、明顯。《文選.孔安國.尚書.序》:「帝王之制,坦然明白,可舉而行。」《文選.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若能內取子布,外擊劉備,以效赤心,用復前好,則江表之任,長以相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觀。」
脫胎換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ㄊ|ˇ漢語拼音︰tuō tāi huàn tǐ釋義︰猶「脫胎換骨」。見「脫胎換骨」條。 01.明.大鋮《燕子箋.第一六齣》:「想是雄文得意,定要脫胎換體。」
一手遮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張岱《石匱書後集.卷四八.馬士英大鋮列傳》:「弘光好酒喜內,日導以荒淫,毫不省外事;而士英一手遮天,靡所不為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