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通宵徹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通宵達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通宵達旦」就是一整夜直到天亮。《北齊書》中記載了文宣帝高洋的事蹟:北齊文宣帝高洋,是高歡的兒子。高歡是鮮卑化的漢人,在北魏朝中擔任大丞相,獨攬大權。北魏孝武帝因為不甘受高歡控制,逃出了洛陽,投奔鎮守關中的將領宇文泰。高歡因此另立孝靜帝,遷都於鄴,史稱東魏。後來宇文泰殺了孝武帝,另立文帝,都於長安,史稱西魏。原本統一的北方,至此分裂為西魏、東魏二國。東魏在高歡死後,大權落在其子高洋手中,後來高洋廢帝自立,改國號為齊,史稱北齊。文宣帝年輕時,氣度恢宏,性情果斷,外柔而內剛。在位初期,留心國事,勵精圖治,改定律令,提倡儒學,重用漢人,使魏晉以來的刑律削繁...
禍結兵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連用兵,戰禍不絕。漢.蔡邕〈難夏育請伐鮮卑議〉:「禍結兵連,不得中休。」元.無名氏《梧桐葉》第一折:「等閒離別,一去故鄉音耗絕。禍結兵連,嬌鳳雛鸞沒信傳。」也作「兵連禍結」。
長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迅速前進,毫無阻礙。《文選.曹植.白馬篇》:「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三國演義》第七回:「公孫瓚將燕、代之眾,長驅而來,其鋒不可當。」
五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匈奴、羯、鮮卑、氐、羌五種族人。
人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傳宗接代的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阮仲容先幸姑家鮮卑婢。及居母喪,姑當遠移,初云當留婢,既發,定將去。仲容借客驢箸重服自追之,累騎而返。曰:『人種不可失!』」《金瓶梅》第五三回:「我又不得養,我家的人種,便是這點點兒。休得輕覷著他,著緊用心纔好!」
叱嗟風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叱吒風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叱吒風雲」原作「叱咤風雲」。西秦(西元385∼431),是與東晉同時的十六國之一。由鮮卑族乞伏國仁所建,據今甘肅南部。乞伏國仁死後,由弟乞伏乾歸繼位,後為兄子公府所殺,子熾磐聲討之,繼立,自稱最高統帥、河南王,大赦,改年號永康,將乞伏乾歸安葬在枹罕,廟號稱高祖。乞伏熾磬籠絡俊傑,勇果英毅,臨機能斷,權略過人,繼位不到幾年,就將西秦壯大,在西元414年改稱秦王(西秦王),設立文武百官。所以寫《晉書》的史官雖然認為西秦是偽政權,但還是讚美乞伏熾磬是個「叱吒風雲」,威風凜冽,足以左右世局,「盜亦有道」的英豪。後來「叱吒風雲」被用來形容威風凜凜,足以左右世...
北魏孝文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姓拓跋名宏,後改姓元,崇尚中國文化,實行漢化,禁胡服、胡語,改變度量衡,推廣教育,改變姓氏並禁止歸葬,提高了鮮卑人的文化水準。死後廟號高祖。也稱為「魏孝文帝」。
三言兩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三言兩語」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吳潛〈望江南.家山好〉詞(據《全宋詞.吳潛》引)家山好,不是撰虛名。世上盛衰常倚伏,天家日月也虧盈。退步是前程。  且恁地1>,捲索了收繩2>。六宇五胡3>生口面4>,三言兩語費顏情5>。贏得鬢星星。 〔注解〕 (1) 且恁地:姑且就如此。恁,如此。 (2) 捲索了收繩:收捲了繩索,比喻回轉田園,不問世事。 (3) 六宇五胡:全天下的異族人。六宇,指上下四方。五胡,指匈奴、羯、鮮卑、氐、羌五種自北方移居中原的胡人。 (4) 生口面:陌生人的是非口舌。 (5) 費顏情:難以揣測真情意。
北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代名。(西元557~581)北朝諸朝之一。鮮卑族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廢西魏主自立,國號周,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市),史稱為「北周」。至武帝滅北齊,統一北方,傳至靜帝為楊堅所篡,共歷五帝、二十五年。也稱為「後周」。
揮毫立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倚馬可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晉時的袁虎頗富文才。晉廢帝太和四年,大將軍桓溫領兵北伐鮮卑,急須草擬一篇告示,他就命令隨行的袁虎倚在戰馬前立即起草。不一會兒,袁虎就寫滿了七張紙,而且寫得文情並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記有此事。後來這故事被濃縮成「倚馬可待」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文思敏捷,寫作迅速。其實在袁虎之前,另有一位文思敏捷、「倚馬可待」的阮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經擔任曹操的的書記官。《魏志》載漢獻帝建安七年,韓遂在隴地一帶作亂,曹操準備帶兵征討,大軍出發之際,他突然覺得應該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敵營,於是將這項任務交給阮瑀。阮瑀騎在馬上,只花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