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黑斑雙電鰩或印度木鏟電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arcine maculata (Dumeril, 1852)
體盤卵圓形,寬度大於長度;吻頗長,長度為眼眶間隔長之2倍;吻端寬圓;眼小型;噴水孔遠大於眼,位於眼之近後方;口裂橫向,小型;齒形窄小;背兩枚,約略同大;第一背緊鄰腹之後;兩背間距約略等於第二背與尾間距;尾側具縱走皮褶。體表光滑,體背棕灰色,具許多大小不一之深色點,腹面白色。
出現於印尼、東印度群島、台灣沿近海域。
目前為止對其生態習性瞭解極為有限,只知其為底棲性。
可由底拖網漁獲,經濟價值有限,歸類為下雜魚,利用於養殖用餌料。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鰩目(Order Rajiformes)
電鰩亞目(Suborder Torpedinoidei)
電鰩科或雙電鱝科(Family Narcinidae),Numbrays
石斑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一種魚類。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體略側扁,細長,有長的背與臀
婁氏(長)海盜鯛(澳竺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inolestes lewini (Griffith, 1834)
體延長,形似圓筒。體被圓鱗,頭部亦然。側線幾近直線,有鱗64~70。口大,吻圓。上下頜具小細齒,前端稍大,犬齒狀。背分離甚遠,第一背較小,僅有硬棘4~5枚;第二背稍大,硬棘弱小,1~2枚,軟條則有15~19。尾微分叉。體呈銀灰色,但洄游至河口時,體側上半顏色會變深,形成褐色。最大體長可達50公分。
僅分布於澳洲南部沿岸及河口。
沿岸性魚類,從淺海海藻密生的水域到較深的岩礁區皆可見其蹤跡。棲息深度可達60公尺。通常形成一小群體,偶而會形成數千隻的一大群,藉以保護自己。
目前沒有商業性的捕撈,但其肉質不錯,是可食用之魚。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魚綱或條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海盜鯛科(Family Dinolestidae),Long-finned Pike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鋸尾鯊或梭氏蜥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aleus sauteri (Jordan et Richardson, 1909 )
尾柄部位稍側扁;口前吻長為全長之6~7%;眼側位且前後延長,眼前後徑大於鼻孔前吻長,無眼眶隆脊;口裂大,寬度約為全長之6.2~9.1%;腹小且高度低;腹與臀基底間距離遠小於臀基底長;臀基底頗長,約為全長之12~15%,稍短或略長於兩背間距,起點與第一背基底末端相對。體背及尾部不具暗色鞍狀斑,背及尾末端具暗色斑,口裂部淺色。為體形小的種類,體長一般不及45公分。
本種出現於西北太平洋之日本南方、台灣及菲律賓沿岸海域。台灣於東北部沿海作業之底拖網船隻經常可以大量漁獲。
為底棲性卵生種類,臺灣東北部沿岸海域出現者棲息水深100~250公尺。雌、雄魚最小性成熟體長分別為35~36公分及40~42公分。本種妊娠期短且一次僅產二個卵筴,並無固定的產卵週期。本種有隨體長大小、性別不同而做垂直與水平的分布,成熟的雌、雄魚且有分開棲息的情形。
少數體長較大者可食用,大多數被視為下雜魚而當成養殖業的餌料。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貓鯊科或貓鮫科(Family Scyliorhinidae),Cat Sharks
刺鯊或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entrophorus lusitanicus (Bocage et Capello, 1864)
吻端呈寬拋物線狀;口前吻長不短於口裂寬而短於由口裂部至胸起點之距離;上頜齒具明顯傾斜或稍傾斜之齒尖。第一背既低且頭尾向延長;第二背高度約與第一背同高或第二背稍高;由第一背基底末端至第二背硬棘基底之距離,約等於由吻端至胸基底中點之距離;胸後角尖窄延長,向後延伸而遠超過背基底中點;尾上葉後緣稍凹入。體側皮齒不重疊,呈無柄之塊狀,為頭尾向延伸之長菱形,後緣具一尖叉。
本種出現於東北大西洋之葡萄牙、塞內加爾、象牙海岸、奈及利亞沿岸,西印度洋之南非、莫三鼻克沿近海域。臺灣地區則於北部、東北部近海可發現其蹤跡。
本種為大型的尖鮫類,常出現於陸棚及斜坡區上層,棲息水深300~1,400公尺。卵胎生,每胎產仔1~6尾,以硬骨魚類、頭足類、小型鯊類及龍蝦為食。可成長至160公分以上,最小性成熟體長雌、雄分別為88公分及72公分,胎仔產出體長36公分。
可由底拖網及延繩釣漁獲,供食用,肝臟可提煉油脂。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角鯊目或棘鮫目(Order Squaliformes),Dogfish Sharks
刺鯊科(Family Centrophoridae)
皮氏(高)洞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inoperca petersi (Day, 1875)
體長卵圓形,相當側扁。背連續,硬棘與軟條交接處凹陷,硬棘部較軟條部條低;臀和背軟條部相對,第三硬棘高於第二硬棘。側線一直延伸至尾末端,共有53~63個。下頜無感覺孔。體、頭和呈黑褐色,體散布小白點,隨著成長而漸褪去;頰部褐色,吻前緣至前鰓蓋另具一黑帶。最大體長可達62公分,重達5公斤。
巴基斯坦至南非之印度洋水域。
通常被發現在洞穴的入口處或岬角的外圍活動。生態習性尚不十分明瞭。
數量不多,較無商業漁撈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魚綱或條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洞鯛科(Family Dinopercidae),Cavebas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鉛灰真鯊或高白眼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rcharhinus plumbeus (Nardo, 1827)
體形壯碩,可成長至2.4公尺。吻短,吻端寬圓;口前吻長為左右鼻孔間距之0.9~1.3倍;眼前後徑為全長之1.7~2.9%;前鼻瓣短小;上唇溝短而不明顯;齒式14~15/12~15,一般14/13~14較常見;上頜齒呈寬三角形,齒緣鋸齒狀,齒尖稍傾斜,齒根具少許粗糙鋸齒狀;下頜齒直立,具窄鋸齒緣,齒根橫向。兩背間具窄的隆脊;第一背特大,呈半鉤狀,外角尖突,起點位置與胸基底末端或相對或稍後,內緣長度不超過其基底長之2/5;第二背高度為全長之2.1~3.5%,內緣較短,為其高度之1~1.6倍,起點與臀起點位置或相對或稍前方;大型胸呈半鉤狀,外角窄圓,前緣長度為全長之17~22%。脊椎骨數...
南北緯40度間各洋區之沿、近海域均可發現其蹤跡。臺灣於其東北部海域經常可以漁獲。
溫帶、熱帶沿近海域棲息的種類,數量頗豐,經常出現於陸棚水域,棲息水深由潮間帶至280公尺以深均有記錄,有季節性洄游的情形。胎生種類之一,每胎產仔1~14尾(5~12尾較常見),體形較大的母體有產仔數目較多的傾向,妊娠期8~12個月,每兩年產仔一次,胎仔性比1:1。日、夜均可索餌,夜間較為活躍。本種雖為大型且量多的種類,但並沒有攻擊人的記錄,危險性不高。最大可能可成長至3公尺以上,成熟體長130~140公分,胎仔產出體長56~75公分。
本種可由延繩釣釣獲,在臺灣地區是多獲性鯊魚種類之一,魚肉供食用,皮可製成皮革,肝臟可提煉肝油,經濟價值高。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真鯊科(Family Carcharhinidae),Requiem Sharks
石川氏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rachipterus ishikawae (Jordan and Snyder, 1901)
體延長,眼大型;無鱗,成魚側線骨片相互連接成一管狀構造,有小棘;尾小,有上葉但下葉退化,無腹,背長,體長可達2.5公尺。
太平洋日本及台灣海域。
自水面至1,000公尺間水層,
罕見魚種。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魚綱或條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月魚目(Order Lampriformes)
月魚首目(Superorder Lampridiomorpha)
魚科(Family Trachipteridae),Ribbonfishes
髭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側扁,背緣隆起,腹緣圓弧。頭中大。吻鈍尖,約與眼徑等長。口前位,稍斜;上下頜約等長;頜齒細小,呈帶狀,外列齒較大;鋤骨、腭骨及舌面皆無齒。頦部無鬚或僅留痕跡;頦孔3對。體被小櫛鱗,背及臀基部均具鱗鞘;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背單一,前方具一向前平臥棘,硬棘部及軟條部間具缺刻,硬棘強大,尤以第IV棘為甚;臀小,與背條部同形;胸小,稍短於腹;尾圓形。體呈淡褐色,體側具2條暗褐色由背基斜向後方的弧帶;前方帶可達尾柄下側,後方帶至尾基部上側。腹黑色;背及臀硬棘部膜暗褐色至黑色;背軟條部、尾及臀軟條部淡黑褐色。以前所記載之髭鯛(Hapalogenys nit...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