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47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特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儕、或是老師的互動關係,不利於幼兒們個體與小團體的學習。環境認識障礙:有的孩子無法分辨情境,特別是險情境的辨識;容易發生意外。注意力障礙:有的幼兒無法集中注意力在應該注意的對象,或是注意到目標但是維持不了多久;有時卻付出較多的注意力。有時無法專注在遊戲的活動之中,很難坐好或是爬上爬下坐立不安。至於「資賦優異」又分為六類,分別是:一般智能學術性向藝術才能創造能力領導能力其他特殊才能 特殊教育之隱憂特殊教育經費不足。因政府財源短缺,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特殊教育經費吃緊,對於各項設備建置、教具添購,甚至建築維修上經常闕如,影響...
惕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心存恐懼難而警惕,指君子的修身自省。《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故日夜惕厲,思自降損,居不求安,食不念飽。」
創新經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濟時代,企業界為提高競爭力,取得優勢地位,追求創新已成為企業界致勝之關鍵。「不創新,就滅亡」,並非言聳聽,企業或學校需以效率化的創意領航,效能化的創新行動,並輔以系統化的方法及價值化的知識來深耕企業或教育,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學校經營的應用有效成功的組織採取創新經營是大勢所趨,學校經營亦是如此。未來學校創新經營,可以從事下列創新:1.技術創新:如教學、評量、工作方式,資源運用等改變;2.產品創新:如學生作品、教師教具、教師著作等生產;3.服務創新:如行政服務、社區服務、家長服務等改變;4.流程創新:如教務、學生事務、...
名實相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侯不疑射鉤之虜。夫立大操者,豈累細故哉!往聞二君有執法之平,以為小介,當收舊好;而怨毒漸積,志相害,聞之憮然,中夜而起。昔國家東遷,文舉2>盛歎鴻豫3>名實相副,綜達經學,出於鄭玄4>,又明《司馬法》5>,鴻豫亦稱文舉奇逸博聞,誠怪今者與始相違。孤與文舉既非舊好,又於鴻豫亦無恩紀,然願人之相美,不樂人之相傷,是以區區思協歡好。又知二君群小所搆,孤為人臣,進不能風化海內,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撫養戰士,殺身為國,破浮華交會之徒,計有餘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魚豢《魏略》。 (2) 文舉:孔融(西元153∼208),字文舉,東漢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有俊才,為建安七子之一,拜...
鼉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鼉皮製成的鼓。《詩經.大雅.靈臺》:「鼉鼓逢逢,矇瞍奏公。」宋.張元幹〈賀新郎.曳杖樓去〉詞:「悵望關河空弔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
初位效果primacy_effec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pression)等影響覆誦機會的實驗參數,都發現會影響初位效果的大小。 參考文獻鄭麗玉、陳秀蓉、芷芬、留佳莉(2006)。心理學。台北市:五南。鄭麗玉(2009)。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三版)。台北市:五南。李宜蓓、張葶葶、洪蘭、曾志朗、李俊仁(2006)。語文記憶中項目與項目位置訊息的單一運作系統。中華心理學刊,48(4),315-327。
法西斯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源頭2 經歷3 關鍵字4 出處 源頭和西元1919年以前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迴然不同。德意志帝國及奧地利帝國皆不再存在。中歐建立了新的國家,例如南斯拉夫、波蘭和捷克等。在20年代的歐洲,正慢慢的重建,但是,在西元1929年美國的經濟大恐慌,終止了歐洲的經濟成長。無法解決經濟機的歐洲政府,便讓一些獨裁者藉機奪取了政權。 經歷西元1919年,義大利王國面臨嚴重的機:工業遭到破壞,失業率上升,罷工不斷和工人強佔工廠。許多義大利人認為只...
釣譽沽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沽名釣譽」。見「沽名釣譽」條。01.明.無名氏《四賢記》第一九齣:「常言道濟人之急,並不是釣譽沽名做聲勢。」02.清.鄭觀應《盛世言.卷三.吏治下》:「為國家謀長久……毋釣譽沽名,毋模棱兩可。」 
打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下圍棋時,反覆爭奪一個從屬未定,可互相牽制的棋眼。唐.杜荀鶴〈觀棋〉詩:「得勢侵吞遠,乘打劫贏。」《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程師爺苦苦的給老爺先擺上五個子兒,葉通還是儘力的讓著下,下來下去,打起劫來,老爺依然大敗虧輸。」
同生共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情誼深厚,一起出生入死。如:「軍中弟兄同生共死,情逾手足。」《隋書.卷三八.列傳.鄭譯》:「上顧謂侍臣曰:『鄭譯與朕同生共死,間關難,興言念此,何日忘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